2月18日,從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傳來喜訊,經過久吾高科、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藍長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等三方聯合攻關,結合光熱儲能、光伏發電、熱電聯產、微電網調控、鹽田規劃、尾庫設計、吸附提鋰、膜分離集成、多效蒸發、能效智能調峰等技術,成功研發零水耗鹽湖提鋰技術解決方案。
久吾高科副總經理王肖虎介紹,目前,中國企業在南美做鹽湖提鋰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淡水,導致無法利用先進的吸附技術快速開發。現有技術吸附耦合膜法提鋰工藝的淡水消耗主要來自于吸附劑淋洗廢水排放和膜系統濃水外排,這些外排的高鹽廢水已超出傳統中水回用工藝能夠處理的范圍,要進一步實現水耗減量甚至零水耗,則只能采用蒸發制淡水的技術,將這些高鹽廢水吃干榨盡,將鹽水變為淡水回用至系統中去。蒸發制鹽同時制取淡水的技術相對成熟,但無論是多效蒸發或是MVR蒸發都依賴于能源的大量供給。鹽湖大多數處于人跡罕至的偏遠高原,淡水、蒸汽、電力等公用工程配套難度大。
王肖虎表示,要在這樣的地區基于吸附耦合膜法工藝實現零水耗鹽湖提鋰,其核心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采用高吸附容量的鋰吸附劑,從根本上降低淡水用量;二是采用新能源解決方案,直接在鹽湖地區自主發電和生產蒸汽,為提鋰生產裝置及蒸發裝置提供電力或蒸汽;三是通過智能控制方案對生產系統進行能效調峰,高效配合新能源方案的能源輸出波動。
山東電建三公司光熱研究中心技術總監王仁寶介紹,電能或熱能在高原地區通常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獲得:光熱、光伏、風電、地熱、生物質等能源形式。其中,絕大部分鹽湖所在地區具備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適合采用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供汽)等清潔能源耦合互補的能源供應形式,光伏可實現經濟、可靠的日間能源供給,光熱則是集發電、供汽和儲能為一體的高電能質量、高環保性能源,結合微網綜合能源智能調控技術,與鹽湖提鋰實現一體化運行模式,可為鹽湖提鋰提供24小時連續、穩定和可靠的能源供應。
智能控制方面還需要對設備能耗、工藝控制、能效調節等有著深刻的理解,久吾高科自主開發了吸附耦合膜法鹽湖提鋰工藝包技術,且對于大型膜工程有著近20年的設計建設經驗,針對生產系統能效調峰的技術要求,能夠從工藝設計、裝備設計、工藝控制、負荷調節等多方面實現生產裝置的智能控制方案。
王肖虎說,結合各自在其專業領域的優勢,久吾高科、山東電建三公司和中藍長化聯合開發出了一套零水耗鹽湖提鋰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其優勢在于采用了久吾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吸附劑技術,大幅度減少了吸附過程淡水的消耗量,從而減少了系統內廢水的產生;通過多效蒸發制淡水技術,將系統內產生的過程廢水實現全回用,實現了系統內部水平衡;通過結合先進的智慧能源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吸附耦合膜法提鋰技術和廢水零排放技術,使得整套系統可以在不依賴外部電網接入和外部淡水消耗的情況下,實現鹽湖提鋰的工業化開發。
經測算,針對南美典型氯化物型鹵水鹽湖提鋰項目,該方案的噸碳酸鋰生產成本低于3萬元。另據中藍長化鹽化工領域專家介紹,該技術方案不僅解決了提鋰工藝水資源短缺的問題,針對鉀含量高的鹽湖,還可以副產氯化鉀,做到鹽湖資源的綜合利用。中藍長化專注鹽湖資源開發40余年,是最具經驗的鹽湖設計院及工程公司,鹽湖資源開發、鉀資源開發、鋰資源開發技術世界領先。
王肖虎表示,該技術解決方案的研發成功,使得吸附耦合膜法用于淡水資源匱乏的鹽湖鋰資源開發成為了可能;即便是有豐富淡水資源的鹽湖地區,零水耗鹽湖提鋰解決方案也因為其無淡水消耗、高效節能、綠色環保、可放量擴產等優點,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技術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