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給孩子們買個‘冰墩墩’,這是我和孩子們的最愛……”卡松古是個十分熱愛中國文化的非洲青年。這些日子,他幾乎每天都在關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信息,即便當下“冰墩墩”一墩難求,遠在非洲剛果(金)的卡松古仍無法掩飾對“冰墩墩”的喜愛。
2011年,卡松古來到中國中鐵資源集團在剛果(金)投資建設并運營管理的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了該公司安全質量環保部的一名外籍員工。“我在盧本巴希學過一年中文課程,接觸到了中國文化。我認為中國是一個在歷史上排除萬難,現如今蓬勃發展并正在崛起的國家。我的中文老師告訴我們,中國文化和非洲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人熱情熱心、有合作精神,非常重視和尊重我們非洲人民。”提起選擇加入華剛礦業的初衷,卡松古說是中國文化和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他。
“我剛到華剛礦業工作的時候,企業還沒有如今的發展規模,我的朋友們很多都去了別的公司,因為當時那些公司給的薪資待遇更高,條件更好。但是,我考慮再三,因為自己特別喜歡中國文化,最終還是選擇加入了華剛礦業,并且一待就是11年。這些年,在中國企業與領導、同事們相處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溫暖,一種被尊重、平等對待的工作氛圍,這是我最大的收獲。”卡松古說,中國企業“以和為貴”“平等待人”的企業文化,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里。
卡松古工作非常認真,前不久,又被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評為“三星員工”。“在華剛礦業工作的這些年,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在科盧韋齊市區修建了自己的房子,把在盧本巴希的妻子和孩子們都接到了科盧韋齊一起居住,還買了兩輛汽車。妻子和孩子都們享受到了公司提供的免費醫療,特別是孩子們還有教育津貼,感謝中國企業幫助我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卡松古說,他已經10多次被評為星級員工了,2018年3月,還被公司作為優秀外籍員工選派到中國培訓學習了3個月。
卡松古所說的星級員工,是該公司把中國文化融進當地員工管理的一種方法。為了持續不斷地增強剛方員工責任感、榮譽感和企業歸宿感,該公司堅持在剛方員工中每月開展一次“星級員工”評選、每年在圣誕節前后開展一次“星級員工標兵”表彰活動,不定期開展各種勞動競賽活動,使剛方員工深刻感受中國企業的“激勵文化”,自覺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你們能把中國文化的傳統和做法在剛方員工中成功運用,我感到很驚訝,也很敬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剛果(金)前代表普麗婭·加基哈吉女士在參觀華剛礦業后,看到他們持續不斷地在剛方員工中開展評選星級員工的做法,表達了由衷的贊許。
為了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系統、不同領域的員工們統一目標,共同奮斗,卡松古所在的華剛礦業大力倡導“融入”文化,開展“斯、法、漢語大家學”活動,讓中方員工學習斯語、法語,剛方員工學習漢語,促進文化融合;經常組織中剛員工開展各種體育比賽和娛樂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促進行為融合;在圣誕節、剛果獨立日、新年元旦以及中國春節前夕,該公司領導走訪慰問表現優秀和家庭困難的剛方員工代表,以中國特有的方式向剛方員工表達友善,傳遞溫暖,促進情感融合;通過共同融合,形成了“中剛兩國一家親,中剛員工一家人”的良好氛圍。
“到華剛礦業工作這些年,我個人生活最大的變化就是養成了儲蓄的習慣。每個月,我都會定期地存些錢,為孩子們的未來做考慮。這些年,我感受到中國企業和中國人無論干什么事情都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做什么事都非常謹慎。在這種文化熏陶下,我漸漸地養成了儲蓄習慣,萬一將來遇到經濟風險,可以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經濟保障。”卡松古說,來到中國企業這些年,對自己個人生活習慣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不知什么時候喜歡上了儲蓄。在華剛礦業及其合作項目中,像卡松古這樣的當地員工有1萬余人,當地員工屬地化率達到了85%以上,遍布公司高管、中層管理以及基層操作工等所有崗位。“中國企業幫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卡松古說,這是他們很多剛方員工的心聲。
“華剛礦業是我第一次認真選擇工作的公司,也希望是最后一次選擇,我在華剛,我愛華剛。”提起對未來的希望,卡松古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們將來也能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工作,學習中國文化,與中國企業一起向未來,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王建國 鐘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