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昔日礦山變景區 生態修復換新顏——中金嶺南凡口鉛鋅礦驚艷亮相央視新聞

時間:2022-03-14 08:51:07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3月9日下午,央視新聞《遇見美好生活》特別節目第四期——生態建設篇走進中金嶺南凡口鉛鋅礦(以下簡稱“凡口礦”),全國200多萬觀眾通過近30分鐘的直播鏡頭實時了解凡口礦如何變身“網紅”景區及礦山“三位一體”生態修復模式。

直播中,央視新聞記者趙菁與凡口礦環保管理中心主任王俊漫步礦山公園,沿著凡口國家礦山公園主碑廣場、博物館、修復的礦坑廢棄地上邊走邊聊,向全國觀眾展示凡口礦開展的生態修復工作及取得的顯著成效。

三月春風和煦,由沉降工礦廢棄地修復而成的集休閑、游覽、科普于一體的凡口國家礦山公園綠意盎然,鳥語花香,不少居民在礦山公園里休閑娛樂。直播鏡頭里,今昔圖片對比更直觀地展示了廢棄礦坑、尾礦庫清污分流和生態恢復工程、帷幕注漿截流工程的顯著效果;接受采訪的礦山居民也對凡口礦生態修復成果贊不絕口,紛紛點贊。

凡口礦是我國有名的大水礦山,早期采用疏干開采方式引起了一些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長期淺部抽排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巖溶地面塌陷、尾礦擱置破壞水土環境、廢石尾砂堆積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等。

近年來,在廣晟集團和韶關市委市政府、仁化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凡口礦以韶關實施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為契機,按照統籌“地上地下”系統保護修復思路,采用尾礦庫建生態濕地公園、地上建礦山公園、地下建帷幕壩截流治水的“三位一體”綜合生態修復模式,累計投入超1.4億元開展綜合治理,有效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凡口鉛鋅礦的地質遺跡、礦業遺跡等資源,促進礦山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與當地旅游資源開發等事業的發展,摸索出了一條礦山生態修復的新道路,生態環境效益顯著。近年來,凡口礦先后榮獲國家級綠色礦山、廣東省綠色礦山稱號,連續五年榮獲得“廣東省環保綠牌企業”,2019年入選“廣東省國土空間首屆生態修復十大范例”,連續12年保持“全國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未來,凡口礦將繼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把礦區建設成廣東省礦業綠色發展示范園區、礦產資源整合及生態化梯級綜合開發利用的典范、采選綠色無廢害生產的樣板和花園式宜居宜業文旅型百年生態礦山,為中金嶺南打造千億級、世界一流的多金屬國際化全產業鏈資源公司貢獻力量,助推廣晟集團進入世界500強。

據悉,“央視新聞”客戶端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旗艦app,是總臺重大新聞、突發事件和重要報道的首發平臺。央視新聞新媒體在“兩會”期間發起《遇見美好生活》5集直播,從教育、醫療、住房、脫貧、生態五個角度,聚焦過去十年中民生領域的變化,把目光對準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和普通百姓。

關鍵詞: 央視新聞 中金嶺南 國家礦山公園 生態環境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