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披星戴月的“追夢人”

時間:2022-03-23 09:25:58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劉虎,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硬)粉末事業部中粗碳化鎢智能生產線(以下簡稱中粗智能線)技改組一名有著近10年黨齡的設備工程師。2008年以來,他先后被評為株硬崗位明星、五好黨員、先進工作者。他是株硬精益生產的第一批精益教練,曾獲得株硬精益生產金點子獎、銀點子獎,個人擁有5項技術專利。自2020年技改組成立以來,劉虎一直奮斗在廠區建設的一線,為中粗智能線廠區順利建成投產,做好施工與設備上的把關。

2021年2月份,中粗智能線開始施工。劉虎經常與設計院對接,開會研討,修改技術方案,論證設計的可行性。經過了一輪一輪的會議和無數次的商討,技術方案才一點點完善,并最終敲定下來。

2021年7月底,株洲暴發新冠疫情,據疫情防控信息發布,1名陽性病例曾到株硬游泳館游泳,同在游泳館的劉虎成了病例密切接觸者。此時正值廠房水電氣管網的全面鋪設階段,劉虎被隔離在賓館里,沒有辦法到現場進行指導,他就白天通過電話、視頻等與施工人員進行溝通,摸清實際情況,晚上趕工,對施工圖紙進行修改完善,以便第二天能把圖紙及時交到施工人員手中,不耽誤工期。“這一段時間是最難熬的。”劉虎說,“由于我不能到現場查看,只能通過跟施工人員視頻電話溝通了解實際情況,有時候現場看一眼就能解決的問題,在電話里要和工人溝通好久才能弄清楚問題。”即便如此,劉虎憑借著自己過硬的技術和對現場的熟悉,最終保證了施工進程按時推進。

在此后的時間,每天早上8點,劉虎上班之后會先到廠區轉一圈,了解前一天的施工進度以及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難題。9點,組織安裝人員召開碰頭會,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任務,并對現場問題進行解決。劉虎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有時候吃著飯,突然想到了一些技術疑點或者新的思路,便立刻掏出本子記錄下來,到了車間立刻查找資料或與同事討論。

施工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小插曲”。據劉虎介紹,他每天要在施工現場走幾遍,對水電氣管網的鋪設與布局進行指導,并且要時常檢查現場的施工情況。比如砌墻是不是按照圖紙來的,開的口子是不是正確,如果發現不對就要立刻要求工人拆了重新來。

2021年9月份,設備開始陸續進場,此時距離株硬下達的設備投產目標僅剩3個多月的時間。劉虎會同設備廠家人員,負責指導設備安裝人員對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設備調試階段,受到現實中各種因素的影響,設備的故障率比較高。“也就是這一段時間,經常是從早上8點到現場,晚上10點多才到家,有時候甚至更晚。”劉虎笑著說。

2021年12月30日,株硬中粗智能線項目通過工程竣工驗收。中粗智能線的順利投產,標志著株硬綠色生產、數字化與智能化生產開啟新篇章。這極大地提升了原料生產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碳化鎢原料的整體性能,強化高端硬質合金的原料保障能力,進一步推動株硬產品品質升級,為盡快打破國外優勢企業占據我國高端市場的現狀提供助力。

目前,劉虎的工作主要是與操作人員進行銜接,對設備日常的維修處理進行技術指導。后期株硬還將啟動超細碳化鎢智能生產線的設計建設,劉虎將繼續作為技改組成員,投身到超細智能線的建設中去,為株硬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 施工人員 硬質合金 以下簡稱 技術方案 這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