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今日熱聞!江西理工大學實現銅尾礦變廢為寶

時間:2022-07-14 16:02:57    來源:中國有色網


(資料圖)

本報訊 日前,江西理工大學戰略金屬高效回收與綜合利用團隊擁有的銅尾礦“電控浮選脫硫——分質提硅”制備硅質原料及“納米晶核誘導”制備蒸壓加氣混凝土兩大核心技術,獲得了2021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據介紹,歷時6年時間,江西理工大學戰略金屬高效回收與綜合利用團隊與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城門山銅礦等單位進行合作,突破了將銅尾礦變廢為寶的技術難題,產出的硅質原料可替代被譽為“水中軟黃金”的河砂,并成功制備出蒸壓加氣混凝土。該產品在相關企業應用后,緩解了尾礦堆存和河砂過度開采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問題。

河砂是重要的建筑原料,由于巨量需求和誘人的暴利,導致河砂遭到無序開采,嚴重破壞了流域生態環境。

2016年,在一次實驗中,該團隊核心成員嚴華山發現銅尾礦富含二氧化硅,與河砂的主要成分一致,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能利用銅尾礦替代河砂作為建筑原料,既能緩解河砂開采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又能避免尾礦堆存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

帶著這一想法,經過大量調研后,嚴華山發現,要想實現銅尾礦“點石成金”,用銅尾礦替代河砂作為建材利用,還面臨“硫高硅低”和“強度不足”兩大難題。為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建設,將戰略金屬高效回收利用,該團隊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科研攻關之路。

在研發期間,該團隊遇到了浮選脫硫后尾礦脫水困難瓶頸。為跨越這道技術“大坎”,團隊成員每天伴晨曦而來,踏星輝而歸,翻閱文獻,一遍又一遍重復進行實驗。當發現利用分級脫水能有效解決尾礦脫水難題,大伙兒信心倍增。

在利用“電控浮選脫硫——分質提硅”技術將銅尾礦制備成可替代河砂的硅質原料的基礎上,該團隊聯合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開辟了銅尾礦建材利用新途徑,成功研發出銅尾礦硅質原料“納米晶核誘導”制備蒸壓加氣混凝土技術,可大幅減少河砂的使用。

擁有了新技術的江西理工大學團隊人員在完善技術的同時,不斷與企業溝通交流,最終,該技術被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城門山銅礦和江西萬銅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應用,通過實踐,保證了礦山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現已處理銅尾礦179.8萬噸,獲得硫精礦3.4萬噸,累計生產硅質原料108萬噸,可制備A3.5B06級蒸壓加氣混凝土,實現了銅尾礦的高效綜合利用。

科技創新,服務發展。江西理工大學戰略金屬高效回收與綜合利用團隊把理論融入實踐,把作品寫在了祖國大地,把挑戰貫穿始終,讓發展實績更有“質感”,奏響了“科技先行,強國有我”的時代強音。

(曾申有 張露)

關鍵詞: 江西理工大學 綜合利用 加氣混凝土 生態環境 研究設計院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