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是施工企業的基本管理單元。如何科學配置項目資源,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力,實現降本增效,是施工企業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抓住質量與進度兩個抓手
(資料圖片)
在生產經營中,追求進度而一味求快,往往導致項目運行出現漏洞,得不償失。日常項目管理中,一些相對簡單穩定的質量控制工作,要在工藝工序和技術操作上“搶時間”,讓這些常規工作能夠精煉簡化。
在重要環節的施工上,必須要“降速提質”,確保一次性高質量完成生產任務。重要工序環節的降速可為精細工藝工序留足更多的時間,減少返工,避免浪費,使項目運行體系更加流暢。同時,“降速提質”可使重要工序迎檢環節簡單化,降低各種整改回復的時間損耗,給業主及監管單位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后期工作開展。
聚焦疑難問題協同解決
在項目管理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生產運營難題,影響正常施工。這種狀態下,要確保施工進度、保證各重要節點按時完成,必須要及時分析內外部原因、優化內外部資源配置,持續解決生產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問題;要加強項目內部管理,完善項目整體制度體系以及獎罰機制,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權歸屬,把各種問題在第一時間劃分給對應的責任人,提高項目執行力;要加強與外部相關單位部門的聯系溝通,確保信息實時共享,特別是要加強與監理、政府部門、業主、供應商等溝通聯系,強化協同協作,確保各類問題解決有方法、有途徑。
迅速對項目問題做出反應,及時制訂相應的措施及方案,妥善處理好資金流動、物資供應、征地拆遷、方案變更等環節的問題,能夠為項目施工創造良好的環境,平穩實現各工期節點。
實現各類管理單元的高效配合
提高項目運行能力,必須持續優化項目管理體系,提高整體管理水平。一方面,各項目部要注重與勞務分包隊伍的上下聯動,要確保高效溝通,實時共享重要信息,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在施工過程中,要將勞務分包隊伍產生的問題第一時間劃分分解,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解決落實,保證施工生產正常推進。另一方面,各項目部要與上級組織保持聯系,充分利用好各種信息與資源,將階段性成果、各類督導檢查等及時傳達,讓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對項目整體運行情況有更深的了解,把控更加準確,以此來讓各項工作可管可控,降低項目運行風險。
做好創新 實現互融共進
創新是企業實現開源節流的重要途徑,項目管理人員要對各種工藝工法、體系制度、管理方式心中有數,要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單位的優秀做法,融合項目管理實際并加以創新,在不斷優化中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創新過程中,各項目部要保留和改進工藝工法和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更深層次的優化和創新。
在項目人才培養上,要不斷發揮老員工的經驗優勢,利用好“傳幫帶”,不斷壯大項目現有人才隊伍,將年輕員工開拓創新和老員工穩重老道的優勢有機結合,在充滿活力的同時保持持續穩定,更加高效地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開源節流確保利潤來源
開源節流,要求項目管理者盡可能多地去尋找盈利點,積微而多,使項目固定有限的資源能夠在更多的經營途徑中獲取更大的利潤。對各項目部而言,要不斷完善相應的獎懲體系和考核機制,利用對下計價、資金分配等方式約束施工隊伍,控制施工成本,減少資源浪費,達到“節流”目的。
在日常管理中,各項目部應建立完善的項目成本控制臺賬,要從“自我管控”和“對標學習”兩方面入手,優化項目成本管控機制,探索提升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從方案變更、工法改進、工藝提升、工序細化等方面主動尋求盈利點,以達到“開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