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金鉬集團礦山分公司金堆礦區通往栗西尾礦庫的道路上,經常能看到一位個頭不高、戴著眼鏡的文弱女子,她攀高爬低于尾礦輸送管線上。寒來暑往,四季交替,她用雙腳丈量這一路的溝溝坎坎,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尾礦庫的管理職責,用勤勉敬業綻放人生最美的芳華。她就是金鉬集團礦山分公司生產運營室技術管理專員于玲。
尾礦管理不懼難
栗西尾礦庫是該公司尾礦的重要堆積場所,在生產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該公司尾礦庫的第一位女性管理者,于玲深知責任重大。在7.5公里的尾礦輸送管線上,無論烈日炎炎,還是雨雪紛飛,她堅持每周兩次例行檢查、每月一次安全檢查,這樣的日常工作雷打不動。她還要現場完成尾礦庫壩體位移、浸潤線等200余項數據的人工錄入、整理分析、匯總上報等。夏天的牛虻“叮你沒商量”,冬天的寒冷讓人無處遁形。在一次風沙天氣中,于玲和同事帶上干糧在壩上測量了一整天。大家鼻孔滿是沙子,連嘴里吐出的唾沫都含著沙子。在輻射井水位監測時,她穿梭在壩上,高至膝蓋的植被把手和腿劃得都是血道子;在核實清水渠工程量時,她滑倒在水渠邊,成了“落湯雞”……工作的艱辛沒有讓她退縮,為了工作,她缺席兒子的中考,周末還讓愛人騎摩托車送自己去尾礦壩上反復測量,核實工程量。
急難險重沖在前
于玲在尾礦管理工作中一絲不茍,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更是勇往直前。2021年,一場強降雨導致金堆礦區多處道路損毀,生產停運。為了加大尾礦庫信息收集頻次,有效防范主壩、副壩險情發生,于玲和同事們第一時間冒著大雨,互相攙扶著在濕滑的管道上小心翼翼前行,查看道路損毀情況、協調泵站內外積砂清理、對基礎壩至王家坪浮船段道路進行查看。暴雨如注,薄薄的雨衣形同虛設,高度近視的她眼前模糊不清,雙手被雨水泡得發白,雨鞋也灌滿了水,她深一腳淺一腳地行進,幾次滑進水溝。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她連續20余天往返施工現場和廠區,白天跑現場監督搶修工程質量,晚上在辦公室整理施工記錄、辦理工程立項、價格審批、合同擬定等,周末也顧不上休息,瘦了20多斤。
技改創新闖難關
“要干,就要干好?!边@是于玲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兢兢業業工作的真實寫照。參加工作以來,她主導或參與完成基礎管理、尾礦庫建設、安全環保、搶險等項目100余項,獲得專利8項。其中,“原百花嶺選礦廠選硫車間河東1#濃密池底流回收利用”項目,年產生經濟效益93.6萬元。2021年,栗西尾礦庫副壩第10道子壩堆筑,她通過優化方案等措施,既消除了安全隱患,又減少堆填方量約3.75萬立方米,縮短壩面尾礦輸送管道約230米,共節約費用142萬元。
在該公司流程考察及特級品鉬精礦Fe、Cu雜質含量超標期間,于玲一人負責完成了礦山二區、四區共計200余個生產礦樣的烘干、制備、篩析。她連續15天奮戰在實驗室,篩樣結束后,食指麻木幾個月都沒有知覺。通過實驗,她發現Fe、Cu雜質指標主要富集的環節等其他影響生產的關鍵因素,為降低鉬精礦Fe、Cu雜質奠定了基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