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出席會議的內蒙古代表團在駐地召開全體會議,決定將關于在內蒙古包頭設立“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作為內蒙古代表團“全團建議”提出。這一建議錨定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將包頭稀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把我國稀土產業做到世界稀土領域最前沿。
此次內蒙古代表團提出“全團建議”,顯然是有底氣、有準備、有目標的。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包頭稀土資源儲量豐富、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發展要素齊全,具備建設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優越條件。例如,白云鄂博礦區輕稀土儲量居全球第一,工業儲量435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83.7%、世界總量的37.8%,探明儲量1.06億噸。
據悉,包頭已經完成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方案,在空間上按照“1+1+5+N”構建協同創新和集成創新格局。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包頭市政府、中國鋼研集團、包鋼集團、北方稀土集團從兩個層面簽署協議,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包頭市政府、包鋼集團連續5年每年分別投入1億元支持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建設。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共建的“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已落戶包頭。
包頭創新驅動發展意志堅決。包頭市已印發《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明確提出創建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將稀土產業發展為旗幟型產業。意見提出,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建成全國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行業影響力最強的稀土新材料生產中心、先進技術研發中心、檢測認證中心、稀土產品交易中心。
以上這些,無疑奠定了包頭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創建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的牢固基礎。與其他地區相比,包頭的確面臨重要的機遇。近幾年來,內蒙古和包頭兩級黨委、政府,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與“兩院”頂級專家、各大科研院所的聯合創新,在稀土基礎理論研究、原創核心技術上持續發力,打造好國家稀土原創技術策源地,作為內蒙古和包頭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始終不渝。
稀土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每向前走一步,都需要技術突破作支撐。同時,必須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主動延伸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包頭將創新要素的戰略布局作為引領產業要素集聚,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打通產業由低端向高端發展的天花板,將推動包頭稀土產業做大做強。
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創建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模式、路徑的選擇并沒有固化的套路。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包頭既要敢于打破常規,其中涉及的每一個要素,都不是可以輕易得來的。我們相信,在包頭設立國家稀土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必將為包頭打造“世界稀土之都”積蓄強大動能,為再現火紅年代、重振包頭雄風提供產業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