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他們用奮斗在藏東高原創造幸福生活-報資訊

時間:2023-03-23 10:44:49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資料圖片)

“不敢快走,怕喘不上氣。”“冷,刺骨的冷。”“滿眼皆是無邊無際、起伏不定的山巒和隨時準備飄落的雪花。”當踏上海拔4600米的藏東高原,強烈的高原反應、刺骨的嚴寒和與世隔絕般的孤獨寂寞第一時間沖撞著胸腔和腦袋。 缺氧不缺精神,在這般艱苦的環境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和西部礦業人穿梭在機器與礦山間的忙碌身影。是怎樣的信念和毅力讓這群人十年如一日般堅守在這里?又是怎樣的一個企業讓這群人心甘情愿奉獻在這里? 當第一抹朝陽映紅東方、染紅白雪皚皚的山頂,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選廠的索朗頓珠正在巡檢。他高瘦的身形,一雙清澈見底、炯炯有神的眼睛,略微偏黑的肌膚,舉手投足間給人一種異常干練的感覺。“我畢業于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選礦專業,10年前,玉龍銅業校招時,我們一行86人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國有企業。”從父輩的放牧耕地搖身成為了國企職工,當問及如何進入玉龍銅業時,他顯得異常興奮:“公司有科學人才管理機制,只要干得好,就會提升得快。從2013年任副班長,到2015年任正班長,2023年任車間副主任,在公司給予的平臺上,我不僅從山南老家的土房子搬進了拉薩市的樓房,個人能力也在不斷得到提升和認可,我與公司共同成長。”略微帶著藏族口音的話語道出了他滿心的歡喜。 正午時分的玉龍銅礦,皚皚白雪覆蓋著不知名的低矮灌木,瓦藍的天空點綴著朵朵潔白的云,若不是粗重的呼吸聲和如灌鉛般的雙腿提醒,真的會讓人深深迷醉在這手可摘云的美麗畫圖里。 在玉龍銅業工作了16年的董健是一名司機,48歲,成都人,他白凈的臉龐配上精干的短發,從骨子里散發著一股子堅不可摧的韌勁。“我的父親在東北當兵,是第一批奔赴西藏支援建設的先行者。現在,我也來到了這里并堅守了16年,是支援西藏經濟建設的第二代人。”爽朗的性格像是這包容萬物的山川般親切無比,簡要的述說也像沉默無言的山川般雄渾有力。“2007年我剛來的時候,感覺氧氣永遠吃不飽,總感覺昏昏沉沉的,現在好多了——制氧站的氧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我們工作生活的每一處,想吸一口氧了,手一擰、嘴一張就可以了。”從父輩支援西藏到自己扎根高原,奉獻高原的赤子之心在他的胸腔里如熊熊烈火般滾燙。 滋滋冒油的羊肉串、滾燙爆香的砂鍋,豆芽粉條、回鍋肉、清真拉面……晚飯時分,玉龍銅業的食堂里香氣四溢,職工們陸續走進食堂,有吃面的、有吃砂鍋的,還有吃幾串羊肉串的。三四個同事一桌,邊吃邊聊著家長里短,食堂里的人間煙火氣滋味十足。“我們每人每月有800元的餐補,都是從成都拉運的新鮮蔬菜、酸奶、水果,公司想盡辦法讓職工吃飽、吃好、吃健康。”去年剛被評為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的回族小伙馬兒布都吃著清真餐說道。 漂亮的琺瑯茶壺、整條整條的牛肋條風干肉、裹著辣椒面的牛肉干、滿盤子的堅果零食、金燦燦的油炸饃饃、正宗的酥油茶……在澤仁達西和卓嘎曲西位于友誼樓的宿舍里,儀式感滿滿的一桌子飯菜難以想象這是在職工宿舍里看見的一幕。“我們兩口子是昌都本地人,2007年進入玉龍銅業,在這里相愛成家并育有2個男孩,我在銅鉬車間從事打包壓濾工作,媳婦在運營改善部從事化驗工作。”說話間,羞澀中阻擋不住的幸福溢于言表,在國有企業上班讓兩口子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甜蜜的憧憬。“我們的住宿條件已經很好了,公司為了讓我們住得更加舒適,又在蓋新宿舍樓。公司不光全力改善職工的工作生活環境,還為我們繳納了企業年金,我們退休后不光有退休工資,還有相當豐厚的一筆企業年金,可以按月支取,也可以一次性全部拿出來,更加幸福紅火的日子還在后頭等著呢。”溫馨舒適的宿舍里彌漫著香甜的酥油茶,喝出濃濃的幸福味。 尾動二車間檢修班的趙師傅在2021年的時候因病住院,醫療花費32057元,等康復痊愈一算賬,自己只支付了200多元醫療費,其余的全部報銷。“一生病才知道醫療保險的重要,公司的補充醫療保險幫了我大忙,不僅只用兩百元看好了病、減輕了家庭負擔,公司真正為職工身體健康著想,解決了我的急難愁盼問題。” 站在前往玉龍銅礦采礦區路邊的觀景臺上極目遠眺,采礦區密密交織的道路如同扶搖直上的條條巨龍,盤旋中直沖云霄……在這里,常年的高寒缺氧阻擋不了西礦人奮勇前行的腳步,日復一日地無私奉獻彰顯“堅信、堅持、堅守”的玉龍精神。皚皚白雪壓不垮連綿起伏的壯美山河,讓其愈發莊嚴肅穆;艱難困苦嚇不倒劈波斬浪的西礦人,讓其愈發拼搏奮進。如今,“玉龍精神”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在西部礦業每一個單位,這種豁出命來干的熱烈血性和數十年未曾改變的家國情懷化為全體西礦人身上的精氣神,貫穿于西部礦業集團發展的昨天和今天,凝聚成西部礦業人共同的氣質和不變的信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闊步前行。

關鍵詞:

業界

資訊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