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牢牢把握“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集聚創新資源要素、培育多元創新載體、構建創新服務體系,多措并舉唱好創新“重頭戲”,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加速高端創新資源集聚
(相關資料圖)
據2022年數據統計,我國耐火材料的年產能約為4000萬噸,如果稀土在耐火材料中的添加比例達到5%,那么不僅可以解決當前工業企業高溫窯爐節能降耗難題,對包頭稀土鑭鈰資源的平衡利用也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日,包頭稀土高新區和包頭市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瞄準這一產業突破口,由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建設年產12萬噸鑭鈰應用稀土新材料轉化基地項目,這是全國第一家把稀土鑭鈰材料應用到耐火材料中的企業。目前,該企業在行業內率先開發出稀土復合高導熱壓入料、稀土復合隔熱壓入料、稀土鎖熱控能材料、稀土熱障輻射涂料等數十種稀土耐火功能產品,已獲得19項國家專利,部分專利產品已在鋼鐵、建材、稀土等多個行業的工業窯爐進行應用。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更是推動包頭稀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駐區企業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雙輪”驅動,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運行成本最低的礦車和礦山運輸系統解決方案,推動關鍵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努力實現“制造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礦用車”。
北方股份產品研究院項目經理董志明介紹,TR100AT無人駕駛礦用自卸車是北方股份的拳頭產品,完全自主開發,專門針對礦山的惡劣環境設計,自重為69噸,額定載重為91噸,具有高可靠性、高耐力性和使用期間的低成本性。該車型的研制和應用大幅推動了礦山無人化、智能化發展進程。截至目前,該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銷售6000臺左右。
包頭稀土高新區不斷提高科技企業引育率、技術攻關成功率、科技成果轉化率,努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目前,該區各級各類研發平臺158家,研發中心研發項目1235項,有效發明專利1057項。2022年,組織推薦企業申報中央、自治區、包頭市級各類科技項目74個,累計為企業爭取上級應用研究與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引導、“科技興蒙”等科技專項資金1.11億元。
推動產業向終末端轉型
近日,在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工業園區包頭華鼎銅業發展有限公司電解車間里,兩臺專用型車在236個電解槽上方往返穿梭,提取原料和產品。作為公司最重要的車間,成品高純陰極銅每天從這里源源不斷地產出。
“我們自主創新的全底吹全熱態三連爐連續煉銅生產線,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依靠創新,企業的生產效益和員工的收入實現雙提升?!卑^華鼎銅業發展有限公司廠長智恩榮說。
走進包頭稀土高新區又一大園區——光伏新能源產業園區內,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在這里,雙良新能科技一期5GW超級光能高效組件項目已經投產運營,該項目屬于光伏產業鏈終端產品類項目,產線采用了行業內最先進最頂尖的技術,特別是AI人工智能控制識別系統代替了人工檢驗,使產品具有大功率、高效能等特點。
在雙良新能科技一期項目不遠處,金風包頭風機總裝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項目開發經理賈祖欣表示,金風科技主營5H機型以上風力發電機組是陸上風電大功率機組,該機組可利用智慧捕風系統實時監測風力風向顯著增加發電效率,調動風機高效響應調度指令,并以平臺化智能工單為主線,構建整個區域內風電產業的智慧運營生態鏈體系,該技術現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堅持在源頭上尋突破,在創新上謀跨越。一方面,堅持“無中生有”培育新興產業。雙良硅材料已形成100GW單晶硅、80GW單晶硅配套新材料、20GW光伏組件的生產規模和產業鏈布局,風電塔筒產能達到30萬噸,新能源光伏產業園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另一方面,強化“有中生新”,提升傳統產業生命力。稀土產業延伸至磁性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催化及助劑材料、稀土合金、“稀土+”消費品產業鏈,2022年,已形成約500億元的產值規模。包頭市的有色金屬產業形成了從電解鋁銅到精鋁、精銅桿、板、帶、箔、絲全產業鏈加工體系。
科技“強”領,創新“聚”變。包頭稀土高新區全力加強重點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創新平臺升級。在一系列創新成果的驅動下,2022年,包頭稀土高新區成功獲批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的國家高新區最新綜合排名中,包頭稀土高新區較2020年提升14個位次,位列第75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