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在中國有研2022年黨委人才工作會議上,中國有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曉晨強調,面向未來,面對新階段、新形勢任務目標,中國有研人才工作應該緊緊圍繞“充分激發動力活力、形成人才競爭優勢”這一主題開展,要強化人才的專業化培養,持續助力青年人才能力提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此背景和契機下,中國有研以青年人才職業發展規劃為切入點,全面、系統地加強人才發展成長的專業化培養。青年人才職業發展規劃,是中國有研2022年黨委人才工作會議的重點舉措,是加強人才專業化培養的創新性探索,是從人才內生式成長單輪驅動到人才內生式成長和企業伴隨式成長雙輪聯動方式的轉變。自2022年起,中國有研集團總部與所屬公司雙向推動該規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青年人才專業化培養初顯成效。
統籌部署
推進專業化培養工作做深做實
作為一項創新性的管理實踐,青年人才職業發展規劃由趙曉晨親自謀劃、推動。在方案制訂階段,他多次聽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專題匯報,在專業理論、工作步驟、效果產出等多方面反復進行研討,指導形成專項實施方案。
在該規劃落地實施階段,中國有研集團黨委統一部署,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工作思路,選取了3家不同類型的所屬公司率先開展試點工作,并根據實施效果及時優化、順勢推廣。在常態化開展階段,趙曉晨不定期組織工作推進會,持續統一思想、督促落實;為提高管理效能,在中國有研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上定制開發了“職業發展規劃模塊”,實現青年人才職業發展檔案的數字化,為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發揮更大作用。
聚焦頂層
設計制訂5步方法論
通過調查研究,中國有研在綜合專業理論、同行經驗的基礎上,制訂了《中國有研青年人才職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形成了“自我評估—內外部環境分析—制訂職業目標—制訂行動計劃—定期組織評估”的5步方法論。
該方法論引入DISC測評、職業錨測評、SWOT分析等專業測評、優劣勢分析工具或方法,助力青年人才清晰畫像;設計形成了職業發展地圖,包括個人近3年職業發展目標、當年行動計劃、組織評價及組織資源配置等“四要素”,并以年度為單位進行滾動式更新,引導組織持續、穩定地關注青年人才職業發展;借助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自動識別青年人才職業晉升任職資格的差距程度,實現職業發展通道的可視化。
發揮主觀能動性
多措并舉加速青年人才職業發展
2022年,中國有研共有93名青年人才建立了“一人一表”的職業發展地圖,結合公司期望與個人需求,圍繞短板弱項提供個性化的培養。比如,有的青年人才對客戶需求不夠敏感,由分管市場的公司領導帶領其參加行業展會、客戶洽談等活動;有的在項目申報書的撰寫上不成體系,中國有研科研管理部門組織對其進行專項培訓;有的在交流溝通上需要提高,該公司有意識地安排其在學術沙龍上進行分享發言。對于能力就緒度較高的青年人才,該公司及時提拔至合適位置,有的被指定擔任“開新局”項目負責人,有的被委派至三級公司擔任部門負責人。通過增強項、補弱項,一批青年人才迅速獲得了職業成長。
除了進行個性化培養之外,針對青年人才職業發展的共性問題,中國有研所屬公司多措并舉,加大培養力度。有研新材在“鷹巢人才培養計劃”的基礎上,新出臺《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養方案》,將分層次、分重點地進行專項培養;有研粉材制訂了“十四五”青年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綜合采用師帶徒、鼓勵青年人才擔任公司自主投入項目負責人、及時提拔至關鍵崗位并配套管理類培訓等措施,為重點關注的青年人才賦能;有研復材設計“科技人員能力素質模型”,圍繞科研基本素質、科研攻關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責任心與使命感、組織帶隊伍的能力、商務能力、財務核算能力等7項基本能力素質,明確能力素質內容、培養措施和考核標準,定期組織答辯,查補短板弱項;有研工研院新設立“青年人才托舉”項目,鼓勵青年骨干開展前沿性、原創性研究,為每一位青年人才指定導師;國合通測實施“追夢人才培養計劃”,分類、分級甄選關鍵人才,“一人一表”簽訂人才培養計劃書,初步形成“領航人才—遠航人才—啟航人才”三級人才梯隊。
通過實施青年人才職業發展規劃,中國有研對青年人才的關注力度顯著增強,培養力度顯著提高。
系統謀劃均衡發力
開創人才發展工作新格局
近年來,中國有研相繼實施了開辦青年科技人才培訓班、設立了青年基金和創新基金、支持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鼓勵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在職攻讀研究生、積極推薦青年人才在專業學術組織兼職等多項培養舉措,出臺了提高應屆畢業生起步薪酬、提供人才公寓等保障性政策,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成效初顯。
立足新階段,圍繞人才發展方面的“強弱短軟”,中國有研將以青年人才培養發展工作為契機,以點帶面,系統謀劃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各類別、各層次人才隊伍的培養措施,加快打造人才梯隊雁陣式格局,努力形成頭雁人才領航指向、中堅人才穩定向上、青年人才接力向前的人才接續發展工作新局面,為公司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貢獻有研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