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儲能系統?
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風電、光伏行業發電不穩定、間歇性的問題,需要儲能設備的調峰、調頻能力來解決,那什么是儲能?儲能指的是將電能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手段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將能量轉化為電能釋放出來,類似于一個大型“充電寶”。當前儲能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物理儲能,一類是化學儲能。物理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蓄冷蓄熱和飛輪儲能等,化學儲能主要包括鋰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以及超級電容等。新型儲能項目是除抽水蓄能外的儲能項目。儲能系統相當于“蓄水池”,不僅可以解決新能源發電帶來的電力系統不穩定問題,還能有效地提高新能源發電的電能利用和供需平衡。儲能多元化發展 新技術不斷涌現儲能最重要的用途是解決電力供需的時間錯配問題,也就是大家俗稱的調峰。不同的儲能技術有其不同的優劣勢和應用場景,在我國儲能產業發展中,也不斷涌現出新的技術。在河北張家口,百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正在進行帶電調試。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產業化辦公室主任 紀律:我們既可以通過電動機帶動壓縮機,把空氣壓縮,也是將電能轉化為空氣的壓力能儲存了。這個技術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消納和接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大型“源網荷儲”技術研發試驗基地正加速推進。試驗基地搭建了國內首座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首座3兆瓦鈉離子電池示范電站等七種儲能技術驗證平臺以及儲能技術檢測實驗室和大規模新能源接入仿真驗證實驗室。
三峽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孫長平:它是集科研、實證和應用,三個結合在一起的,平臺主要就是要驗證新一代的儲能技術,然后同時也是推動下一代的儲能技術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政策,將強化儲能行業技術創新,攻克卡脖子技術,并以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和規模化發展,完善政策配套和市場環境,培育成熟的商業模式。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技術創新與產業策劃中心主任 戴劍鋒:國家出臺了針對新興儲能的一些創新平臺,來支持這個相關技術的研發。另外還有一些產教融合的平臺通過產學研的結合,來推動相關的儲能技術的發展,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加快融合。
新型儲能市場環境有待完善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儲能作為新興產業,在政策機制方面進行了探索,但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思路,目前市場環境有待完善。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技術創新與產業策劃中心主任 戴劍鋒:目前來看的話,由于我們的新興儲能行業的發展還是初期,所以整體來看,從整個市場機制,包括行業管理的一些政策,目前來看還不是特別完善。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 陳海生:儲能技術本身還需要進一步發展,主要是把規模體系做大,壽命進一步增加,還有要把這個成本降下來。形成體現儲能價值的穩定價格機制,有利于儲能的健康穩定的持續發展。專家表示當前儲能路線多、應用場景廣,由示范應用階段向規模化商業應用階段轉變的過程中,標準制修訂需求急劇增加,現有標準化水平和能力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短板之一。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 陳海生:關于儲能的標準和規范,還需要我們市場和企業還有科研機構共同努力,來共同推動標準化的工作。記者了解到,為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將加快出臺“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 對“新能源+儲能”給予傾斜性支持政策,完善峰谷電價機制,增加用戶側儲能收益;加快建設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推動儲能參與各類市場獲取多重收益,真正實現按效果付費。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技術創新與產業策劃中心主任 戴劍鋒:目前我們整個儲能標準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只是說它相關的標準還在制定過程當中,出臺以后標準的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對于商業模式的問題,通過這種先行先試,找到符合市場規律,可以推廣的商業模式,能夠適應我們整個新興儲能發展的一套價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