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上機數控發布公告稱,擬定增募資60億元,其中42億元用于投建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1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公司表示,本次規劃的年產5萬噸多晶硅項目至少要到2年后才能投產,投產后年均銷售收入約34億元,折算下來彼時多晶硅每噸不足7萬元。也就是說,上機數控此次投建項目將持續2年。同時,業內認為,上機數控已經預料到兩年后,多晶硅價格或降大幅下降,因為7萬元每噸的價格已大大低于當前20萬左右每噸的市價。
無獨有偶,前一天,光伏三巨頭剛剛宣布合資120億合作顆粒硅等項目。4月19日晚,中環股份、TCL科技發布公告稱,與協鑫集團、協鑫科技(即港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能源”)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公告顯示,上述四方擬就約10萬噸顆粒硅、硅基材料綜合利用的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研發項目(下稱光伏多晶硅項目)、約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下稱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進行戰略合作。
可以發現,兩則擴產的共同點就是多晶硅,其也成為目前光伏上游企業擴產能的重要方向。今年以來,合盛硅業、信義光能等多家國內光伏上市龍頭企業紛紛針對上游原材料進行擴張能,導致市場對未來行業原材料供大去求而提出多次預警,尤其是多晶硅過剩的風險。
盡管行業擔憂一直難以消散,但光伏行業依舊處于高度景氣態勢,特別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需求量持續攀升,光伏企業不得不瘋狂擴張能,甚至已考慮到兩年后的原材料的降價。可以預知的是,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