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敬畏市場 警鐘長鳴——淺析近期LME鎳市場

時間:2022-03-16 08:28:43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3月7日—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期貨價格出現非理性暴漲。3月7日,LME鎳期貨三月合約收盤價達到50300美元/噸,3月8日,LME鎳期貨三月合約盤中最高攀升至創歷史紀錄的101365美元/噸。在僅僅不到兩個交易日的時間內,LME三月期鎳價漲幅就超過250%。

LME歷史上多次發生鎳市場擠倉事件。例如,1988年,鎳現貨價格在一次圈內交易中瞬間上漲了50%。2007年5月中旬,鎳現貨一天的升水(現貨價高于三月期貨價的差價)超過1000美元/噸。但此次在如此短時間內的漲幅在LME歷史上絕無僅有,在全球商品期貨交易歷史中也是十分罕見。究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我們整個行業的反思和警醒。

首先因為市場擔心俄羅斯鎳供應中斷,所以鎳存在供應隱憂。Wood Mackenzie數據顯示,2021年,俄羅斯鎳礦產量18.2萬噸,占全球的6.2%;精煉鎳產量12.1萬噸,占全球4.4%。近年來,俄羅斯精煉鎳產量全球占比一直穩定在6%以上,但去年有所下滑。

其次,供需形勢的趨好無疑是此次鎳價上漲的根本原因。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鎳供需形勢悄然發生變化,需求旺盛,供應趨緊。Wood Mackenzie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精煉鎳產量271.8萬噸,消費276.4萬噸,供需缺口4.6萬噸。2021年,全球精煉鎳消費增速達到13.5%,明顯快于生產增速,且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今年一季度。近年來,不僅傳統的鎳消費領域——不銹鋼市場火爆,新興消費領域——電動車市場更是牛氣沖天。

2021年,全球不銹鋼產量接近6000萬噸,同比增長14.5%。今年一季度,歐美不銹鋼市場延續增長態勢。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暴增更是引爆了對鎳需求增長的強勁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量為 354.5萬輛,同比增長160%,銷量為352.1萬輛,同比增長158%。今年1-2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76.5萬輛,同比上漲154.7%。網上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再創新高,達到420萬臺,市場占有率從2020年的3.1%增長至6.2%。隨著全球碳排放越來越嚴苛的要求,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全球電動車將繼續呈現爆發式增長。

目前,電動車電池主要分為含鎳的三元材料電池以及不含鎳的磷酸鐵鋰電池,含鎳電池市場占有率超過50%。從趨勢上看,未來電池高鎳化發展是必然趨勢,高鎳三元將是主流發展方向。全球主要電池生產巨頭如松下、LG、三星、SKI等已經宣布大規模量產鎳含量超過80%的NCM和NCA電池,同時正在加快超高鎳電池(9系)的研發。

近年來,全球鎳庫存持續下降。去年6月到今年3月,主要港口(亞洲國家、荷蘭等)鎳庫存從23.37萬噸下降到7.27萬噸,縮減超過2/3,鎳豆和鎳板的去庫幅度大致相近。截至3月11日,LME鎳庫存為7.57萬噸,而上海期貨交易所鎳庫存只有6465噸。

第三,近年來的LME鎳價走勢圖形持續向好是鎳價上漲的主要技術原因。2007年鎳價曾突破50000美元/噸,創歷史紀錄,之后進入漫漫熊途。2007年至2021年底,鎳價長期在8000美元/噸至20000美元/噸之間的低位徘徊。從技術圖形看,已然調整十分充分,隨時等待向上突破。

第四,空頭持倉被多頭擠兌是此次鎳價暴漲的最直接原因。從LME鎳價瘋狂上漲的程度來看,空頭持倉的數量應該不會太小,同時其交割期可能比較集中在某一個階段。按常理分析,如果數量少交割期分散,任何人都無法擠兌。而正是抓住了空頭持倉量大且交割時間集中,以及其所生產的鎳產品不是LME注冊品牌不能交割等弱點,導致鎳價短時間內出現了歷史性的上漲。

第五,LME交易規則存在缺陷也是導致此次鎳價大漲的原因之一。LME成立后的很長時間內,90%以上的成交最終均以實物交割的形式對沖了結。LME公開數據顯示,如今的實物交割量不足整個市場成交量的5%。此外,LME對可注冊和可交割的產品和品牌嚴格限制,以至于LME上市交易的金屬僅僅代表市場的很小的一部分。比如LME規定可交割的鎳必須是一級原鎳,如鎳板和鎳豆,鎳含量必須達到99.8%或以上。眾所周知,鎳分為原鎳、鎳锍、硫酸鎳、鎳鐵合金、鎳生鐵。全球每年約270萬噸的鎳產量只有不足50%在LME進行過注冊。

此輪鎳價的博弈結果無法預測,但此次事件帶來的教訓和啟示卻是十分深刻。

筆者以為,首先必須敬畏市場,了解市場。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市場面前我們始終要保持一顆敬畏之心。要了解市場、尊重市場和敬畏市場,按市場規律行事。我們只有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探尋出市場規律,才能把風險減少到最小。

其次,必須遵從量力而行原則,決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事。尤其是商品期貨市場,對于風險不可控或難以控制且超出自身能力范圍之外的交易,我們不能參與。

第三,應該嚴格遵守嚴格背對背保值原則。對于參與商品期貨保值的企業來說,嚴格遵守保值原則十分重要。首先我們應該只針對自己生產、消費或經營的產品進行期貨保值,絕對不參與無關產品的期貨保值交易。同時必須確認所保值的產品是否在相關交易所的進行注冊并可交割。保值的數量絕對不能超出實際生產、消費或經營的數量,且保值的交割日期應該嚴格對應實際生產或經營的日期。比如某生產企業每月生產1萬噸鎳,一年生產12萬噸。如果在期貨市場中進行賣出保值,交割期應該平均分布在12個月當中。意味著每個月在期貨市場的保值量不能超過1萬噸,一年的總保值量不能超過12萬噸。更不能把一年的總產量12萬噸在期貨市場中一次性保值賣出并把交割期放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

第四,應該懂得順勢而為原則,絕對不可逆勢而為。雖然對市場走勢的判斷我們不可能先知先覺,也不可能始終判斷準確。但我們絕對不可逆國家宏觀政策和國際經濟大勢而動,也不能對抗商品市場自身的供需基本面大趨勢。如果我們在保值交易之后,宏觀、國家政策、區域和全球供需基本面發生重大改變,我們應該及時調整保值策略和保值方案。

第五,對商品期貨市場中的國際投機機構應該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備,對他們在期貨市場中的一舉一動隨時密切關注。

最后,此次事件再次提醒,市場話語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內交易所也許應該借這次機會找補自己的漏洞,繼續完善自身的規則和交易品種,加強各個方面的監管力度。比如適當擴大產品可交割范圍,引導市場適當擴大交割量,減少炒作量;嚴格控制控盤大戶的持倉量和成交量。呼吁更多的國內生產、消費和貿易企業盡可能地在國內交易所進行期現保值交易。畢竟國內交易所監管比較到位,風險更易控制。而企業的保值成本相對較低,保值效果或將更佳。

關鍵詞: 數據顯示 期貨保值 同比增長 市場占有率 嚴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