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材料 >  >> 
科技賦能金屬礦山低碳發展

時間:2022-06-08 10:04:53    來源:中國礦業報

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后,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目前《方案》正在征求行業協會和企業意見,初步提出:到2025有色金屬行業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峰,2040年力爭實現減碳40%。這一計劃比全國的碳達峰時間至少要提前五年。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這一目標,以科技賦能已成為業內共識。

有專家表示,誰掌握低碳核心技術,誰就有發展主動權。低碳核心技術和發展能力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對于金屬礦山企業來說,進行采、選、冶全產業鏈的低碳科技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路徑。換句話而言,只有突破全產業鏈低碳技術的瓶頸,才能促使金屬礦山企業在新發展階段“脫胎換骨”,以更加清新的“顏值”面對國際礦業市場的挑戰。

“雙碳”目標下,金屬礦山企業需要緊緊圍繞節能降耗這個核心,加強頂層設計,開展立體攻關,進行全方位的科技創新,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救火式的技改革新無法從根本上實現礦山企業“雙碳”目標。如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生產,金屬礦山企業應廣泛使用處于科技前沿的物聯網、工業機器人、5G通信等新技術,推動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精準核算礦石生產碳足跡,夯實摸清“碳排放家底”,為創建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重點要在非爆采選一體化技術及裝備、深地熱能、應力能及水勢能綜合利用技術、井下CO2收集及就地封存技術等方面尋求突破,減少固廢排放,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努力在增加碳吸收、減少碳排放兩個方面雙向用力,促使“雙碳”目標落地見效。

金屬礦山企業進行低碳科技創新是一項全產業鏈再造的系統工程,不能盲目上馬,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企業自身實際,緊緊抓住智能化節能增效這個牛鼻子,從碳中和的新視角,加快構建碳耗分配新體系,打造基于全局感知和人工智能的全流程碳耗管控平臺,并以此為基礎,全面構建資源綠色評價、綠色勘探、礦山規劃建設、礦石開采與綜合利用、礦山環境生態保護與植被修復等生命周期的全鏈條。

無論是對于金屬礦山企業還是對于采礦冶金行業來說,僅憑一己之力實現“雙碳”目標難度非常大。作為全國綠色發展產業鏈的一環,金屬礦山企業應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大戰略,立足自身實際,主動融入并積極推動能源開發、裝備制造等多領域低碳科技創新,從而提高單一行業、單一企業降碳“天花板”,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局面,為打造跨界融合的制造新流程貢獻力量,最終實現雙碳目標。

(作者系中國中鐵資源集團一級職員)

關鍵詞: 金屬礦山 科技創新 全產業鏈 自身實際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