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鋼材、銅、鋁、水泥等產品價格震蕩下行,下一步將繼續保供穩價。針對熱門行業重點原材料,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表示,建立重點原材料價格部門聯動監測機制,引導碳酸鋰、稀土等重點產品價格回穩。
原材料產品價格
較高點有所下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馮猛表示,我國已建立原材料工業“日、周、月、季、年”運行監測體系和19種大宗原材料供需“紅黃藍”預警機制,構建了268家原材料“白名單”企業調度和服務體系,確定了23家重點聯系企業,加強風險研判和產品供需預警。
今年以來,原材料產品價格已逐步回歸合理區間。截至8月份第4周,我國螺紋鋼、銅、鋁、水泥、平板玻璃價格分別較去年最高點下降33%、17%、23%、28%、38%。
針對熱門行業重點原材料,馮猛稱,建立重點原材料價格部門聯動監測機制,引導碳酸鋰、稀土等重點產品價格回穩。
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9月2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上漲,碳酸鋰價格上漲3500元/噸~3900元/噸;氫氧化鋰上漲3500元/噸~5000元/噸;鈷酸鋰上漲1萬元/噸。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克龍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推進原材料工業高端化、綠色化、合理化、數字化、安全化發展,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原材料支撐。
近期將發布實施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方案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落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碳達峰方案,著力在淘汰落后產能、開展節能低碳行動、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潔生產、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支持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支持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先進技術示范試點,加快提升原材料工業綠色發展水平,為如期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貢獻行業力量。
據有關機構測算,原材料工業碳排放約占規模以上工業排放總量的2/3以上,約占全社會排放總量一半以上,是節能降碳的主戰場。工信部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科學制訂行動路線,注重在保障高質量有效供給的基礎上,有序推進“雙碳”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編制重點行業碳達峰方案、完善政策標準體系、加大低碳技術推廣力度、實施綠色低碳技改行動。
近期,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工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對原材料工業進行了總體部署。同時,牽頭制訂有色金屬、建材行業碳達峰方案,擬于近期發布實施;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
工信部指出,將推動建立重點領域碳達峰標準體系。制訂高碳產品和高耗能產業目錄,研究開展分級分類管理,同時,組織遴選原材料工業“二十大低碳技術”。編制有色金屬行業低碳技術路線圖,發布鼓勵推廣應用技術和產品目錄,積極推動氫冶金、非高爐煉鐵等新工藝新技術推廣應用。圍繞“對標找差距、技改上水平”,明確標準路徑,推動實施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技改行動。積極發揮化工等行業碳消納、碳固定優勢,探索各行業互聯互通、共生共贏的耦合發展新模式,推動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和產業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