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傳統水電大省四川因今夏干旱少水又缺煤,電力供應形勢嚴峻,當地開啟高耗能企業能效管控之后,云南地區的部分高耗能行業進入第二輪限產限電。
9月14日,云鋁股份(000807.SZ)發布公告稱,自9月10日起,該公司及下屬電解鋁企業以停槽方式開展用能管理,14日前壓降用電負荷10%。神火股份(000933.SZ)也發布公告表示子公司云南神火收到文山供電部門《關于緊急啟動電解槽用能管理的通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就在8月下旬,四川省限電要求再度升級,對電解鋁行業產能影響明顯。據SMM統計,四川省6月底電解鋁運行產能100萬噸,進入8月之后,電力供應形勢更加嚴峻,鋁廠減產規模擴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這并不是水電大省的高耗能行業次遭遇減產情況。根據百川資訊數據,2021年5月之后,由于云南來水偏枯以及能耗雙控等因素,云南地區電解鋁產能減產160.5萬噸,加上事故及其他因素,總共減產183萬噸,占2021年全國電解鋁減產總量的49%。
“電力成本占到電解鋁生產成本30%以上,我國電解鋁行業產能轉移的方向就是尋找價格洼地。”行業分析師劉敏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3年之前,電解鋁產業集中于西北部低成本區域。2017年之前,產能多轉向電力裝機以煤電為主的地區。2017年之后,河南、山東地區的電解鋁產能迫于成本或碳排放壓力無法擴產,云南、四川等地開始利用富余的水電,提供優惠電價,大力引入電解鋁行業。
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初,云南省電解鋁建成產能561萬噸,運行產能521.8萬噸,占全國總運行產能的12.8%。
不過,多位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由于云南、四川部分水電站調節性能較差,水電發電季節性變化明顯,全年發電量分布呈現豐水期多、枯水期少,造成電力供應不穩,電解鋁企業頻繁限電限產,也導致了供應端不穩定的現狀。
減產幅度或擴大
四川和云南作為水力發電大省,電力供給對水力發電較為依賴。以云南為例,2022年7月,云南發電量414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377億千瓦時,占比高達91.1%。而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枯水期,需要煤電等其他電源的補充。
今年7月以來,長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來嚴重的氣象干旱,四川、云南等多地甚至刷新了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高溫紀錄。受此影響,汛期水量大幅下降,影響了多地主要水庫蓄能,電力供應整體走弱。
此外,四川、云南等作為“西電東送”的主要送出省份,即使本身缺電,也需執行在省間協議框架下的外送電量。
電力供應緊張形勢,迅速傳導至下游產業鏈。四川、云南等先后向本省企業發出了限電措施,耗電大戶電解鋁企業首當其沖。在云南限電模式開啟后,云南兩大電解鋁企業云鋁股份和神火股份先后發布了關于公司受限電影響的公告。
年報數據顯示,神火股份控股子公司云南神火目前擁有90萬噸電解鋁年產能。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按照通知要求,9月14日前云南神火的用電負荷調整至不高于131.6萬千瓦。壓減負荷將對公司重點技術指標、產品成本和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公司將通過優化工藝控制等方式,盡可能降低影響。
“即將進入10月,云南的雨季也到了尾聲。隨著接下來平水、枯水期到來,云南的用電矛盾或將更加。”劉敏表示,從企業反饋的消息來看,電解鋁產能限電可能會繼續加碼。據ALD調研,云南省內電解鋁產能限產或將由10%增長至30%,若政策實施落地,將影響省內電解鋁產能近150萬噸/年。
供應端的擾動,使得短期內鋁價震蕩偏多。東吳期貨在研報中指出,與四川不同,云南是我國電解鋁主要產地之一。此次減產時間持續較長,減產幅度一旦確定,在未來漫長一段枯水期時間里這部分產能都難以恢復。加之消費端暫未體現旺季效應,訂單提振不明顯,整體上看,國內電解鋁供應過剩的格局有邊際改善,預計短期內鋁價將維持寬幅偏強震蕩。
從中長期來看,多家研究機構指出,電解鋁減產態勢或將持續至明年4月枯水期結束前,疊加當前電解鋁去庫態勢延續,伴隨需求回暖,鋁價中樞上行仍有支撐。
高耗能行業的難題
此外,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云南省后續或將“有序用電”限制范圍擴大至工業硅等其他行業。除了電解鋁,硅、磷等高耗能行業也是此前云南著力招商引資的重點。目前全國工業硅、黃磷年產能分別為591.10萬噸、144.75萬噸,其中云南省分別占全國總產能的18.83%、41.52%。
建信期貨在研報中指出,云南水電資源豐富,過去較長時間內曾因省內電力消納與產業發展不平衡而發生嚴重的“棄電”。2016年,云南棄電314億千瓦時,相當于總發電量的11.7%。為消納過剩的電力,2017年云南省宣布通過電價優惠引進水電鋁材、水電硅材等,以促進棄水電量消納。
對于對電力成本比較敏感的行業來說,云南確實更具吸引力。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能源屬性決定了部分行業產能的遷移始終追隨廉價電力。比如對于電解鋁企業來說,云南的電價優惠幅度較大,加之“雙碳”背景下企業轉型發展的要求,先去云南“占個坑”是企業的合理選擇,也形成了我國電解鋁產能由北方煤電豐富地區向西南具備綠色低碳能源優勢地區轉移的趨勢。
“但是連續兩年出現了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產業轉移與電力供應的矛盾如何解決,是西南地區要面對的問題。”上述人士指出,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各類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時性和適配性仍面臨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多家高耗能企業都在加大水電以外的其他綠色電力的利用率。云鋁股份表示,今年公司將持續提升全產業鏈綠色用能水平,充分利用工業廠房屋頂等實施分布式光伏及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預計公司及下屬企業與電力企業合作項目的總裝機容量將超過20萬千瓦,每年可提供綠色清潔電力約24000萬千瓦時。
此外,云南能投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作為省屬綠色電力平臺,切實踐行打造“綠色能源牌”和能源支柱產業等決策部署,全力推進增量新能源項目建設,努力為云南省的電力保供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