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第五屆中國礦業全產業鏈大會上,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指出,我國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壓力不斷增大,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礦產資源面臨傳統大宗礦產高位平臺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快速增長期的疊加,礦產資源種類和數量需求都將大幅增加,資源稟賦與消費不相匹配,產業鏈供應鏈中間強、兩頭弱,供應難以滿足需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二是國內礦業總體處于波動階段,礦產勘查開發復蘇不明朗,資源保障能力依然偏弱。三是我國礦業處于高質量發展轉型過渡期,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時有矛盾,市場運行和政府管理存在調整和磨合過程。 鞠建華表示,我國一些主要礦產對外依存度比較高,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國內礦產的勘查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點,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是增強我國資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選擇。當前,機遇和挑戰并存,應多措并舉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要加快推進頂層制度設計,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多措并舉,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近兩年完成的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各項成果顯示,我國仍有很大的資源潛力和增儲上產前景。要加大財政投入保障拉動作用,疏通社會資本參與風險勘查的路徑,推動落實各級政府資源安全供應保障的政治責任,拓展找礦空間,從源頭上解決國家資源安全之根本性問題。 技術進步是我國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要使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在產業鏈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并發揮我國資源共伴生礦產多的優勢,大幅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益。推動礦產開采、深加工及應用產業一體化發展,用智能化綠色化賦能礦業,打造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需求的原材料支撐體系,提高全產業鏈競爭力。 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推動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隊伍。2021年底,國家公布了新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成為我國地質礦產領域唯一的國家職業資格。自然資源部和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是組織實施單位,將從礦產勘查、資源儲量估算和礦業權價值評估等方面,落實報告編制者的責任,提高專業報告質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