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行業 >  >> 
撬動8倍投資,“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對線纜產業意味著什么?

時間:2022-02-23 16:07:21    來源:電線電纜網

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東數西算”,是指通過構建新型算力網絡體系,把東部算力需求以及大量生產生活數據輸送到西部地區進行存儲、計算、反饋,并在西部地區建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有助于改善數字基礎設施不衡的布局,最大限度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

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這些細分賽道優勢領先

受17日消息影響,18日“東數西算”板塊漲幅居首,達10.23%。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東數西算”工程投資規模大,涉及行業廣,將帶動數據中心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對于信息通信、綠色能源供給、IT設備制造、基礎軟件、土建工程等產業的發展均產生積極作用。

單從2月18日來看,創業板信息通信股立昂技術、南凌科技、光環新網、兆龍互連等個股漲逾10%;主板潤建股份、鵬博士、長飛光纖、南京熊貓等個股漲逾5%;科創板仕佳光子、三旺通信等個股漲幅均超3%。

據悉,作為數據電纜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兆龍互連,一直聚焦于數據電纜、專用電纜及連接產品等核心業務。公司在此前公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中稱,已在持續推進年產35萬公里數據電纜擴產項目、年產330萬條數據通信高速互連線纜組件項目等募投項目建設。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表示,加大數據中心在西部布局,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就消納西部綠色能源;同時加強數據中心和電力網一體化設計,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向數據中心供電;支持數據中心集群配套可再生能源電站。

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啟動的8大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選址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發達地區外,其余地點設在內蒙古、寧夏、甘肅、貴州,這些地區有著豐富的風能、光伏新能源,疊加數據的算力運營需要消費大量的電力。“東數西算”工程將為包括光電、光伏在內的綠色能源供給領域帶來巨大需求。

投資體量達千億元,高速傳輸電纜潛力凸顯

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需要用到大量高速傳輸電纜及其連接系統。同時,由于數據中心設備迭代速度快,需要進行周期設備更新,因此存量的數據中心也需要持續地購買配套電纜、組件等。

2021 年7月,工信部發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其中指出,支持中國數據中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出去”,重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海外新型數據中心,加強與中國海陸纜等國際通信基礎設施有效協同,逐步提升全球服務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鄭緯民也曾表示,“超級計算系統對國民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如應用于地震模擬、大氣模擬和量子模擬等。把貴州、內蒙古、甘肅等西部地區的計算機器通過光纖電纜連接起來后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可以實現資源統籌利用。”

據業內專家估算,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800—2000億元人民左右,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會達到1:8。這意味著該工程將大大超過“西氣東輸”和“南水北調”工程,未來高速傳輸電纜及其連接產品的市場潛力也不可預估。

關鍵詞: “東數西算”工程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