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2022年光纖光纜在固定寬帶領域應用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時間:2022-02-25 14:01:20    來源:光通信

中國光纖光纜產業主要上市公司:長飛光纖(601869)、亨通光電(600487)、烽火通信(600498)、中天科技(600522)、漢信光電(838128)、富通信息(000836)、特發信息(000070)等

本文核心數據:接入技術、光纖接入用戶占比、千兆用戶占比、發展前景

以太網技術為主流固定寬帶接入技術之一

xDSL(特別是ADSL)、Cable Modem、Ethernet為三種主流固定寬帶接入技術體系。其中,xDSL技術在現有的銅質電話線路上采用較高的頻率及相應調制技術,即利用在模擬線路中加入或獲取更多的數字數據的信號處理技術來獲得高傳輸速率;Cable Modem為在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HFC)上實現的寬帶接入技術;以太網技術一種計算機局域網組網技術,該技術適用于任何光傳輸網絡——光纖直接傳輸、SDH以及DWDM網絡傳輸。目前,光纖以太網可以實現10Mbps、100Mbps以及1Gbps等標準以太網速度。以太網標準的不斷推出促進其支持更高的比特速率與更遠的傳輸距離,以太網技術的發展為光纖光纜在固定寬帶領域的應用奠定了有力基礎。

2021年光纖接入用戶占比達94.1%

2020年,我國通信業積極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城市的5G網絡覆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網絡提速步伐加快,千兆寬帶服務推廣不斷推進。

截至2020年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4.84億戶,2020年凈增3427萬戶。截至2021年11月份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35億戶,比上年末凈增5185萬戶。

根據《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5年底,我國光纖寬帶用戶占比達56%,截至2021年6月,光纖接入用戶規模達4.80億戶,占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的94.1%,較2020年12月提升0.2個百分點。

固定寬帶千兆用戶占比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國內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占比呈上升趨勢。2019年底,1000Mbps以下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占據大多數,占比達99.8%;2020年底,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占據1.3%;截至2021年11月,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達3386萬戶,比上年末凈增2746萬戶,約占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的6.3%。

xDSL技術中,ADSL理論上可達到上行1Mbps、下行8Mbps的數據傳輸率,實際由于電話線的耗損和離局端距離的增加,ADSL通常下行速率最高能到4Mbps。理論上,光纖帶寬沒有上限。《寬帶中國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打造一體化的寬帶網絡,一批用戶實現千兆接入”,電話線已無法滿足帶寬提升要求,實施全光網改造后,寬帶帶寬可超過1000Mbps。隨著光纖光纜在固定寬帶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固定寬帶千兆用戶占比不斷增長。

注:圖表中最內圈為2019年數據,最外圈為2021年1-11月數據。

千兆光纖網絡覆蓋度有望顯著提升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支持千兆光網接入的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360萬個,已經具備覆蓋1.6億戶家庭的能力,覆蓋范圍約占全國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

2021年3月,工信部發布《“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1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2億戶家庭的能力,萬兆無源光網絡(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500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1000萬戶(其中2021年前5個月中國千兆寬帶用戶數提前完成全年目標)。到2023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4億戶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1000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3000萬戶。建成100個千兆城市,打造100個千兆行業虛擬專網標桿工程。千兆光纖網絡覆蓋度有望顯著提升。

目前,中國正持續加快發展包括寬帶、5G在內的新型基礎設施,預計未來幾年,以千兆光網和5G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將成為重點。

關鍵詞: 寬帶接入 光纖網絡 光纖接入 發展前景 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