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浙江舟山供電公司建設的馬關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部屋頂光伏正式投入運行,該工程成為全省首個“零碳智慧輸變電工程”。
據了解,在建的馬關110千伏輸變電工程位于舟山嵊泗縣泗礁山本島,主供嵊泗縣本島及周邊島嶼負荷。目前該區域主要依靠110千伏嵊泗變供電,屬于邊遠海島末端電網,海島電網網架薄弱,馬關工程建設完成后可大幅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完善網架結構。此外,嵊泗區域海上風電、光伏資源豐富,“十四五”期間將逐漸成為主力電源,新建的馬關工程將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堅強保障,進一步助推全省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與常規輸變電工程不同的是,馬關輸變電工程充分挖掘變電站資源,系統化集成臨建設施和屋頂光伏,實現工程建設過程中零碳智慧目標。該工程項目部臨建設施屋頂面積約100平方米,共鋪設13.95千瓦裝機容量的分布式光伏,日均發電量約50千瓦時,能部分滿足項目部辦公區域的用電需求。此外,工程建設過程中積極響應國家電網公司綠色建造,室外照明均采用太陽能燈具,助推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低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建設過程中實現“零碳”,浙江舟山供電公司馬關工程項目部臨建區內部還有一個集智慧與科技于一身的安全質量管控中心。該中心前身是220千伏集聚變工程中全省首個電網基建現場安全指揮中心,目前已在馬關工程實現循環利用的再深化,是“大云物移智”在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深度應用。中心分為“智慧工地”前置終端、現場安全監控中心、無人機VR操作平臺、安全教育培訓區、變電站虛擬現實成果VR展示區等區域,克服了海島電網施工點多分散、交通不便等難點,助力各作業點的全面監管。另外,該項目部采用的臨建為集裝箱組合式,待工程結束,臨建區拆除,還可繼續循環使用,其屋頂光伏電池板還能給其他工程帶來陽光紅利。
下階段,“零碳智慧輸變電工程”將在舟山地區所有輸變電工程進行全面推廣應用。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動能的電力工程正以一個個更加環保的新版“零碳智慧”進入大眾視野。浙江舟山供電公司將繼續踐行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一體四翼”發展布局,推動輸變電工程建設向綠色建造方式轉型升級,用實際行動助推工程綠色施工,助力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