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文昌市抱羅鎮了解到,國家能源集團文昌神華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有序建設中,預計今年12月底并網運行。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發電量約為1.25億千瓦時,將強有力助推文昌市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
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升壓站的土方施工,該升壓站建成后將用于光伏方陣發電量的匯總、升壓和輸出功能。文昌神華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副經理蔡志艷:“目前我們這施工的區域是屬于我們升壓站的區,前期還是以土方施工為主。我們整個土方需求量是5.7萬立方米現在目前是完成了3.5萬立方米,預計是到這個月底我們的土方施工可以完成。”
據了解,文昌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我市引進實施的大型新能源項目。本期項目規劃裝機容量100兆瓦,為漁業光伏復合項目,工程總投資約5.8億元,用地面積約1415畝。項目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養殖魚塘等水域面積。形成水上發電、水下養殖的復合產業模式。項目建成后,所發電量可就地完成消納,減少電能遠距離輸送帶來的損耗,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2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3.9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2.46萬噸、二氧化硫339.20噸、氮氧化物468.67噸。國家能源集團文昌工程建設部經理國騰飛:“我們對這1415畝魚塘要重新引進專業的漁業養殖中心或者漁業養殖研究中心,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提高漁業養殖的產值和規模,進行科學養殖。”
該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在海南省首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由國華投資海南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建設期間,將大量使用本地勞動力,并通過項目施工建設培育一批高端技能工人。項目投產后,不僅能有效減少地方大氣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每年還將為當地政府和村民帶來稅收和土地租金收益。同時通過雇用大量當地勞動力資源用于組件清洗、漁業養殖等,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以及鄉村振興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文昌市抱羅鎮抱功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王航:“項目的實施,包括后期正常運營之后,企業也會招聘我們本地的這些村民來對我們的光伏項目進行一些日常的運營維護,另外我們結合我們的養殖業,可能還會引入勤富等比較大的一些養殖公司來進駐抱功村。我們還要發展相關的產業鏈,把它做成一個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