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當你抬頭望月時,你看到了什么?隕石坑?還是廣寒宮?有些人會看到那里有一座座“金山銀山”,它就是月球上豐富的“氦-3”資源。這種資源在地球上極其稀少,但在月球上十分豐富。科學家估算,1噸氦-3釋出的能量,相當于燃燒1500萬噸石油,意味只需100噸氦-3,就足夠全球使用一年。但是我們如何把它們弄回地球呢?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太空計劃,哥倫比亞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曾發(fā)表一項研究提出一種新的太空電梯設計,命名為“太空線”(Spaceline)——長達32萬公里的電纜。
在他們的研究中,設計了一種新的太空電梯——“太空線”(Spaceline)。這是一條長達32萬公里的電纜,一端將固定在月球表面,另一端像鉛錘一樣沉入地球周圍的地球靜止軌道(由于月球的相對運動,它不能直接附著在地球上,但它可以在地球軌道的高處靜止)。
根據(jù)團隊的計算,最簡單版的Spaceline 線纜可能或不會超過40噸(88000磅),這個重量完全在NASA和SpaceX火箭的有效載荷范圍。而且與從地球表面進入太空的太空電梯不同,太空線不需要與地球巨大的引力作斗爭。只要航天器從地球飛到懸掛電纜的末端,便可使用太陽能驅動車順著電纜到達月球。
過去研究認為建造太空電梯必須使用碳納米管,例如凱夫拉爾(Kevlar)——世界上最堅固的材料之一,等重強度是鋼材的五倍,且極高的拉伸強度重量比。但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在推動這個項目一點點變成現(xiàn)實。新的研究表明,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這意味著電纜可以由現(xiàn)有材料制成。
與NASA的Artemis登月計劃的860億美元相比,整個“太空線”項目可能耗資數(shù)十億美元。但美國航空太空研究所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說到:“太空線”只需 53 趟就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太空電梯的現(xiàn)實可行性到底有多高?全球人民都在期待答案。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國,預計到2026年,出口量將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長,達到291億美元。在我國國內,電線電纜制造業(yè)為生產各種電機、電器、儀器儀表、汽車、機床、機械等設備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材料。電線電纜對于中國作為信息化、電力驅動型國家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由于集成網(wǎng)絡建設和中國智能電網(wǎng),海外市場的復蘇和國內需求的增加,預計四年內,中國電線電纜制造業(yè)的總收入將以4.8%的年化增長率增長,達到4396億美元。
隨著中國電線電纜生產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航天航空領域的高精尖電線電纜產品正在國產化。未來,在這個國際矚目的“太空電梯”項目上,中國制造也將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