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環球速訊:元宇宙加持 海底光纜成“香饃饃”,IT巨頭努力打造“通信帝國”

時間:2023-01-11 11:05:52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由于元宇宙的普及等推動,全球通信產業快速發展,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之一。而通信技術就是這個數字化時代的“高鐵與高速公路”,其中海底光纜便是實現通信的有效載體。


【資料圖】

作為世界互聯網的領軍企業,谷歌深知通信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重要性,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一直非常熱衷。早在2013年,谷歌推出熱氣球計劃,準備把太陽能動力氣球送入距離地球表面約20公里的大氣平流層,讓氣球進行環地球飄行的同時向地面傳輸互聯網接入信號。

谷歌作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網站,搜索頁面上的廣告是其主要收入來源,網速對其收入的影響非常顯著。據測算,網頁400ms的延遲將導致搜索量下降0.44%。雖然業務單價在下降,但是搜索量或者廣告客戶量在攀升,為避免由于訪問量增大而影響用戶體驗,所以谷歌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加高速的寬帶接入。

谷歌在通信領域的布局主要有三大項目,即谷歌光纖(GoogleFiber)、谷歌Wi-fi項目(ProjectFi)以及谷歌氣球項目(ProjectLoon),而且這幾個項目分工明確互為補充。

據了解,2023-2025年世界新鋪設的光纜為31萬4000公里。其中45%是由谷歌和Meta出資的公司來運營。2014-2016年這一比例為20%。Meta出資約11萬公里(含兩家公司的聯合出資),谷歌出資約6萬公里。針對50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光纜,谷歌擁有14條(包括5條單獨出資),數量最多。包括已完工在內,谷歌和Meta將控制2001-2025年鋪設的光纜(125萬公里)的23%。從截至2025年的15年里的鋪設距離來看,Meta和谷歌分別排在首位和第2位,超過英國沃達豐和法國Orange公司等過去一直支撐海底光纜建設的世界通信巨頭。

海底光纜是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承載著全球數據通信的99%。

根據美國調查公司TeleGeography等的數據,統計了國際通信的1000公里以上光纜的出資方。

鋪設一條光纜需要數百億日元,很多情況下是由途徑國家的通信公司共同出資。

從利用互聯網提供服務器的云服務來看,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掌握近7成全球份額。

加拿大通信分析公司Sandvine的數據顯示,2021年1-6月全球數據通信量當中視頻占到54%。其中,谷歌的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為15%,Meta的社交網站“Facebook”為7%。

谷歌光纖已經在美國市場開始運營,與現有服務相比,谷歌光纖成倍的網速增長和極低的資費無疑將對通信運營企業的經營造成巨大沖擊,即用互聯網服務模式顛覆傳統。谷歌希望自身控制網絡建設,從而在與運營商的直接競爭中不會吃虧。

由于元宇宙的普及推動,隨著具備資金實力的谷歌和Meta負擔光纜網的建設,通信環境的改善和高速化、通信成本降低值得期待。

就像谷歌許多其他服務一樣,也許谷歌在光纜及光纖方面的投資在一段時間內不能給谷歌帶來利潤,但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靠的是眼球經濟賺取利潤,這需要以巨大的用戶量為基礎,而只有質優價低甚至是免費的服務,才能夠吸引大量用戶使用。

谷歌評論稱,“全球通信將變得迅速和安全。電纜公司之間將共享數據容量,不會出現特定企業受益的情況”。Meta公司也表示,“要將人與人連接起來,網絡基礎設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將向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推動性價比高的環境體驗”。

關鍵詞: 海底光纜 通信技術 數據通信 基礎設施 資金實力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