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2023年“5G+工業互聯網”趨勢: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助力應用拓展

時間:2023-01-17 13:55:54    來源:通信世界

工業互聯網作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路徑,不斷推動工業領域降本、提質、增效。而5G聚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加速與工業場景融合,助力工業無線領域創新發展。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將推動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展望2023年,“5G+工業互聯網”將在技術標準、基礎設施、終端產品、產業生態、融合應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向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

技術標準持續演進,融合標準力爭數量更多、適配更好

當前,中國信通院牽頭研究編制了《“5G+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對網絡、終端、安全、應用等相關標準進行整體規劃,統一、綜合、開放的“5G+工業互聯網”融合標準體系已建立,行業融合標準的構建是下一步發力重點。

一方面,跨行業標準工作機制將逐步建立,融合標準行業互認成為剛需,跨行業標準合作制定、測試認證閉環成為共同努力方向;另一方面,融合標準制定速度將進一步加快,以更好發揮標準先行、服務行業發展的作用。

依托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5G+工業互聯網”標準子組,5G全連接工廠建設、行業融合終端、行業融合組網等產業急需標準將加速制定。面向垂直行業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及技術要求系列相關標準,將加速報批、發布等進程。

基礎設施建用互促,網絡建設力求成本更低、模式更多

一是“加快建網速度”與“降低用網成本”一起推進,通過高速度建設夯實基礎設施。當前我國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截至目前,5G基站超過230萬個,較上年基站總數翻一番,已形成“以建促用、以用帶建”的良性循環。下一步,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千兆光網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繼續提速,尤其是面向垂直行業的5G網絡基礎設施將加快部署,工業企業5G網絡覆蓋率進一步提高,為需求側探索5G應用建立良好基礎。基礎電信企業將不斷優化to B行業流量計費模式及資費方案,持續滿足工業企業的業務需求,良好價格競爭機制有望形成。

二是“成熟模式復制”與“新型模式探索”相得益彰,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當前,基礎電信企業已面向垂直行業形成“虛擬專網、混合組網、獨立組網”三大組網模式,其中混合組網為現階段主流模式,滿足大部分工業企業探索需求,代表性龍頭企業開展獨立專網試點建設(商飛已獲批工業頻段)。下一階段,混合組網模式依然是“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流建網模式,面向工業現場網的UPF設備技術和規范要求將成為關注重點。與此同時,5G LAN、5G URLLC等標準將不斷落地實踐,5G確定性網絡將加速突破,5G+TSN等新型網絡技術解決方案加速試驗,輕量化核心網、一體化算網融合產品等將加快探索部署,網絡功能逐步向開放化、定制化、可管理演進,5G網絡應用于工業的靈活性將不斷提高,并越來越符合工業領域需求。

5G模組“提量降價”,終端產品向更多種類、更加適配演進

近3年,我國5G模組平均每年降價約40%,最低價已降至500元以下。國內主流模組廠商引領全球5G模組發展,國際上超過80%的模組來自中國制造。下一階段,模組將繼續“提量降價”,并在定制化方面有所突破,支撐下游終端產品的生態構建。

一是5G通用模組價格將繼續降低。RedCap標準凍結為模組精簡化指明方向,在工業互聯網領域,5G通用模組精簡化過程需緊密結合相應的行業應用場景,在降成本和維持高性能間做好平衡。

二是5G工業模組將加速研制。基于礦業等具體行業的5G定制化模組將不斷涌現,并在與行業終端適配過程中不斷打磨,有望通過垂直行業的批量應用逐步形成規模。

三是融合終端產品將進一步豐富。在現有十余款終端的基礎上,5G AGV、5G 攝像頭等通用型終端品類將不斷增加,運營商通過多批次集采推動不同種類融合終端研發、上市。5G全連接工廠的建設,將進一步拉動融合終端產品的應用部署需求,帶動產業發展。

公共服務持續發力,產業生態向更具活力、更加開放邁進

當前,我國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設備商等產業主體共同開展“產業團體賽”,取得顯著成效,涌現了一批優秀項目和典型案例,但仍面臨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較為分散,供需對接不及時、不充分等問題。下一階段,各方將聚力搭平臺、連供需、促創新,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助力產業生態更加活躍,營造新產品、新主體良好發展環境。

一是公共服務平臺將在整合各方資源、服務中小企業發展、促進“5G+工業互聯網”生態構建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全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管理平臺能力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并向公共服務平臺方向升級,為企業提供更多資源和有效信息。地方政府將繼續整合運營商、高校院所、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等資源,圍繞區域產業創新集群升級,打造具備地方特色的區域級服務平臺。

二是面向“5G+工業互聯網”重點行業的聯合實驗室、實訓基地、測試床等繼續加速落地。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聯合建成的“5G+工業互聯網”技術測試床將發揮更大作用,開展融合技術、標準、設備、解決方案的研發研制、試驗驗證、評估評測等工作。

政策、產業“雙輪驅動”,融合應用向更深程度、更大規模發展

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覆蓋國民經濟41個大類,已形成十大重點行業、二十大典型應用場景,實現工業生產流程的全覆蓋。下一階段融合應用發展將向重點生產環節不斷深入、持續創新攻關,并在加速適配的基礎上向規模化發展邁進。

一是“5G+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和先導區探索,將帶動典型應用場景的大規模復制應用,并凝聚園區產業主體探索建網模式、運維模式、商業模式、安全管理等現實問題,成為地方政府關注并支持的重要方向之一。以產業園區為基礎載體的“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設,將引導新應用、發展新模式、構筑新業態,形成具備一定先導示范效應的創新區域。未來,在100余個5G工業園區的基礎上,“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的建設有望呈現全國“多點開花”的局面。

二是以5G全連接工廠為契機,“5G+工業互聯網”應用由單點、局部應用向深度、全環節應用演進,從檢測監測等生產外圍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核心環節不斷滲透,并逐步探索賦能更加深入的遠程運維、生產控制等環節。除CPE、5G工業網關、5G工業路由器等數據終端外,與產線深度融合的終端產品研發部署將進一步提升5G工業設備連接率。5G全連接工廠建設圍繞工廠這一5G工業互聯網建設主陣地,打造工廠級一攬子解決方案,有望催生一批新標桿應用,孵化一批解決方案提供商。

總體而言,2023年,業界正繼續探索“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將迸發更大生機與活力。中國信通院將籌備“5G+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相關活動,以期進一步助力產業良性發展和供需對接,與產業各方攜手構建“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格局。

關鍵詞: 解決方案 工業企業 公共服務 的基礎上 基礎設施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