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訂單急回款慢、創新資金不足……政策“引擎”助力纜企“輕裝快跑”

時間:2023-03-02 11:46:06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攜手、協同、協作,政府助力、企業發力,新年以來,電線電纜行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一系列扶持措施加快落地生效,著力打造有溫度的優質營商環境,為行業實現強經濟、穩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相關資料圖)

安徽無為:破解“業務員”模式下“有訂單愁、無資金急”難題

電線電纜作為無為市第一支柱產業,是市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力量,其中代理制銷售的“業務員”模式,是經驗證的一種特色行業經營模式,全市年度電線電纜合同訂單總額中通過“業務員”簽訂的合同就占據了半壁江山。

“業務員”在行業供應鏈發揮重要橋梁作用,對訂單銷售業績舉足輕重,但同時“業務員+企業”也面臨著資金墊付、賬期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臨時性生產資金短缺長期困境,每年被迫放棄的訂單就多達數億元。

鑒于此,無為市與無為農商行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利用業務員春節回鄉契機開展現場調研,謀劃開發了針對性金融產品“金農·小巨人貸”,該產品以“個人資信+企業守信+政策增信+銀行授信”創新模式,有效整合四方資源,助力主導產業發展。

該產品不僅破解了“業務員”模式下的“有訂單愁、無資金急”瓶頸難題,解決了對應生產企業“有訂單急、慢回款愁”現實困境,也能有效助力整個電纜產業鏈“訂單促生產、生產促回款、回款促訂單”良性循環發展,從而實現無為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做優產業發展規劃,更能進一步在發展中化解無為市電纜行業“擔保圏、擔保鏈”存量風險。

下一步,無為市將大力支持無為農商行優化審批流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力爭2023年一季度實現“金農·小巨人貸”新業務的落地推廣,拓寬企業新增貸款渠道,切實增強實體經濟主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山東:最大化釋放創新效益,搭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橋梁

今年,山東首次設立“開門紅”專項激勵政策,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等重點領域,對一季度新增工業產值超過一定規模、增速達到一定比例的前100名工業企業給予獎勵;全年產值累計增速達到一定標準、且新增納稅達到一定規模的工業企業,也將分檔給予單戶累計最高200萬元的獎勵。

供給質量變革,離不開以科技創新為內生動力和重要突破口。瞄準最大化釋放創新效益、搭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橋梁,山東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關于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提出,推動大型企業科技設施、科研數據、技術驗證環境與中小企業共享共用,支持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不久前,山東華凌電纜有限公司剛完成一個百萬元的檢測項目,項目負責人王洪軍介紹,使用創新券后,企業要負擔的費用只需三四十萬元。“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性能檢測,都要用到檢驗檢測等設施服務,中小企業自己投不劃算,若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共享共用,就可很好地解決問題。”

王洪軍說,大中小企業創新特點不同,相互合作能讓中小企業快速壯大,也能幫助大企業提升競爭力,“之前山東推出的創新券等措施,很好地推進了不同企業協同創新,希望這樣的好政策延續,也希望能有更多大企業的科技設施、儀器加入資源共享平臺中。”

洛陽偃師:堅持高端化發展,“三舉措”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

近日,位于洛陽偃師區的河南通達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軌道交通直流和特種電纜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各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一卷卷用于軌道交通的特種電纜和防火電纜正在緊張生產中。

“在政府的幫助指導下,我們搶抓特種電纜新風口,優化產品線,目前這些產品已經批量應用于北京地鐵、洛陽地鐵、南京地鐵及醫院、商場、超高層建筑等工程領域,助力我國高等級工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陳少偉自豪地說,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破40.5億元,同比增長128.6%,實現了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產銷兩旺。

這是偃師區加快傳統產業向風口產業關聯轉型取得的成果之一。面向產業風口,為解決好傳統產業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中向哪兒轉、如何轉的關鍵問題,偃師區圍繞打造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示范區目標,堅持把高端化發展作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主攻方向,初步構建了“一區三園八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實現了新發展。

“由散到聚”,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針對傳統產業的產業鏈條相對較短、市場競爭力不強、布局散亂等問題,偃師區深入推進產業鏈鏈長和產業聯盟會長“雙長制”,按照“一群多鏈、聚鏈成群”原則,謀劃建設電線電纜產業園、針織加工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新型包裝材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引導企業退城入園、退村入園,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全力打造轉型升級主陣地。

“由小到大”,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針對傳統產業龍頭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等問題,偃師區深入實施百億企業培育、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健全完善“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機制,分類梯次建立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隊伍,通達電纜、建龍微納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2022年申報入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家,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

“由制造到智造”,激發創新發展活力。針對傳統產業基礎型、原料型產品占比高,終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較少等問題,偃師區大力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行動,支持骨干企業建設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邁上中高端、進入關鍵環。2022年,實施“三大改造”項目21個,總投資87億元,年度完成投資59億元以上;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培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0家,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均實現明顯提升。

河北寧晉:便民辦稅“吹”暖風,以“店小二”精神優化服務

國家稅務總局連續第10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今年以“辦好惠民事·服務現代化”為主題,首批推出6大類17條便民辦稅繳費舉措。

對此,邢臺寧晉稅務部門以“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最新推出的“政策落實提效、精細服務提檔、智能辦稅提速”三大類舉措為切入點,全面梳理涉農、電纜等行業適用稅收優惠政策,堅持“政策找人、服務上門”,以“店小二”精神,認真把握企業涉稅需求,持續聚焦納稅人“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持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舉措,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最優服務、最大便利。

關鍵詞: 資金不足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