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12日,國網遼寧電力在鞍山市千山風景名勝區成功實施了國內最長10千伏分段式旁路帶電檢修架空線路作業,并實現旁路系統設備和材料的多元化組合,這標志著國網遼寧電力作為國內配網不停電作業的領先者,在旁路帶電作業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
當前,全省文旅市場加快恢復發展,對供電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國網遼寧電力應用帶電作業技術提升電力營商環境水平,保障地方發展振興一攬子舉措正為此而加速推進。
本次實施分段式旁路帶電檢修的10千伏千山線是為千山風景名勝區和附近文旅產業供電的重要線路。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線路負荷不斷攀升,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國網鞍山供電公司綜合研判,需要更換10千伏千山線導線0.85千米、電桿12基,加裝接地跳閘開關1臺。若按照以往采取停電檢修方式進行作業,將至少影響到千山風景區、鞍山水務集團等13戶重要用戶、2400余戶居民正常用電。為確保作業期間用戶正常用電,國網遼寧電力決定采取分段式旁路帶電檢修架空線路作業,將臨時供電系統與線路檢修段兩端相連,代替檢修線路段對相關用戶進行供電。
當天上午10時,10千伏分段式旁路帶電檢修架空線路作業按計劃開始。國網鞍山、撫順供電公司的聯合作業組將旁路自承式電纜、開關等設備進行積木式組合,再與3臺移動環網柜車和2臺移動箱變車連通,在檢修線路旁搭建了1.2千米長的旁路電纜電流旁路通道為相關用戶供電。遼寧電科院技術專家對千米以上旁路柔性電纜絕緣安全性進行論證和試驗。
確定安全可靠后,帶電作業人員登上絕緣斗臂車,按照標準化作業流程密切配合,使用創新工器具,迅速完成對裸露帶電部位的絕緣遮蓋,把檢修改造段線路與電網安全斷開,并將其負荷接入旁路供電系統。檢修人員隨即開展登桿作業,在處于無電狀態的線路上對導線、開關等設備進行檢修改造。作業現場采用了最新型帶電作業機器人、移動式電纜托架等自主研發工器具,同時將無人機、衛星地圖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在現場勘察、安全管控、工程驗收等環節。
19時,10千伏千山干檢修改造作業完成,累計減少停電時戶數408時·戶,多供電量約3.16萬千瓦時,比傳統停電檢修方式用時縮短8小時。
當天,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科院,北京、上海、浙江等12家省市公司的150余名專家、技術骨干在現場觀摩了作業,并進行帶電作業新技術交流。
在這次帶電作業中,國網遼寧電力在國內首次搭建千米以上旁路供電系統、省內首次開展跨地市聯合帶電作業、多種元素共建旁路系統、多項創新工器具綜合應用,保障了作業順利完成。
未來,國網遼寧電力將全面強化配網不停電作業核心能力建設,著力打造城市核心區不停電作業友好型電網。成立專家人才、技能人才兩個柔性團隊,構建橫縱協同管理模式。完善配網不停電作業智能管控平臺。研究電纜收放機器人、履帶式升降平臺搭載機器人作業等新課題,實現人機交互、人機互補,助力遼寧不停電作業實現跨越發展,大幅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服務能力,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