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焦點消息!東北首條630平方毫米截面積海底電纜在大連敷設完成

時間:2023-06-21 15:53:01    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過31天的海上作業,由國家電網大連供電公司承建的東北首條630平方毫米截面積海底電纜6月17日在遼寧大連長海縣大長山島敷設完成,該海纜將為中國唯一海島邊境縣帶去更加充足的電力保障。

長海縣地處遼東半島東側,是中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海底電纜是陸地向島上輸送電力的唯一通道。1980年,35kV城子坦至大長山的海底電纜成功敷設,徹底結束了長海縣地區無長電的歷史。但由于其投運時間較長,絕緣水平已不能滿足系統運行要求,加之當地電力負荷快速增長,原有海纜無法滿足其它供電線路出現故障時的負荷倒換需求。

為提高海島供電可靠性,國網大連供電公司自2019年起著手城子坦至長海66kV線路改造工程籌備工作。該工程總投資2.02億元人民幣,線路全長30.244km。其中海纜長度20.11km,架空線路長度10.134km,新建鐵塔25基,工程自今年3月開工,5月18日開始海底電纜敷設。

據國網大連供電公司建設部項目經理蔡學晨介紹,不同于陸地電纜,海纜無中間接頭,是將整根電纜敷設于溝槽內,在27米深的海域通過置于海底的埋設機的高壓射水槍在海底沖出2至3.2米深度的溝槽,同步將電纜放入溝槽內,再利用海水潮汐變化自然填埋。

蔡學晨說,此次海纜敷設施工中創新研發了水下機器人海底電纜巡檢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對海底電纜施工狀態的精準觀測,以及將巡檢數據實時回傳,工作人員可及時掌握水下施工的狀態,從而全面提升海底電纜施工管理能力。

據悉,該工程將于今年11月中旬竣工。工程投入使用后可使長海縣供電能力增加1倍,滿足未來長海地區63MW左右的負荷需求。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