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項:
(資料圖片)
公司公告:
1)公司于6月9日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銀漫礦業自2023年6月9日起進行停產技改,預計停產時間為一個月,具體復產時間視技改情況而定。此次技改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銀漫礦業錫的選礦回收率和礦石入選品位,從而提升銀漫礦業的企業效益。
2)公司于6月10日發布公告,公司名稱由“內蒙古興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內蒙古興業銀錫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興業礦業”變更為“興業銀錫”。公司主營業務為有色金屬及貴金屬采選,主要產品品種以銀、錫等稀貴金屬為主,鋅鉛鐵銅等為輔。2021年,公司銀錫業務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5.11%;2022年,公司銀錫業務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3.84%。為準確的體現公司主營業務,強化品牌效應,進行上述變更。
國信金屬觀點:
1)公司不斷壯大有色板塊業務,最差時候已經過去。2016年及以前,為公司貢獻收入的采礦行業主要產品為鋅精粉和鐵精粉。隨著以銀漫礦業為代表的外部優質礦山納入公司并陸續建成投產,公司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目前包括鋅精粉、鐵精粉、鉛精粉、銀精粉、錫精粉等。2019年,銀漫礦業發生運輸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2022年起已經完全恢復生產,公司最差時候已經過去。
2)公司旗下共有8家礦業子公司,擁有豐富的上游礦山資源儲備。公司的子公司融冠礦業為所在地的龍頭企業,銀漫礦業為國內最大的白銀生產礦山之一,盈利能力較強。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銀儲量9988金屬噸、錫儲量19.6萬金屬噸,分別占國內總儲量的14.1%、27.2%,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隨著公司旗下在建礦山的陸續投產,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3)改名+技改明確銀錫主要地位,產量有望連續上臺階。公司此次技改的主要項目包括錫石浮選改造項目和原礦石智能拋廢項目,目的是使銀漫礦業的選礦工藝與未來擬采礦石性質更加匹配,進一步提高錫的選礦回收率和礦石入選品位。技改完成后,銀漫礦業錫的回收率將由50%提高到60%,未來將逐步提高至70%。2022年公司營收結構中,鋅精粉占比37.02%,銀精粉占比22.24%,錫精粉占比20.77%,未來銀、錫在公司所有礦產品種中的地位將逐漸提升。
4)停產將成為今年錫行業大主題,半導體回暖有望帶動錫價上行。供給側,從今年1月開始的秘魯圣拉斐爾錫礦因抗議停產,到此次興業銀錫因技改停產,再到8月開始的佤邦地區停產,今年錫行業或將迎來近年來供給側最大缺口。需求側,隨著下半年半導體回暖周期臨近,錫行業需求有望持續好轉,同時光伏焊帶用錫、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等新能源領域的拉動也能夠提振需求。全年來看,我們預測供需缺口或達到1.9萬噸,供需缺口疊加全球錫礦品位下降帶來的成本上升,有望推動錫價持續上移。
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32.31/52.01/53.22億元,同比增速54.87%/61.00%/2.33%;實現歸母凈利潤8.27/17.49/18.23億元,同比增速375.31%/111.56%/4.25%;EPS分別為0.45/0.95/0.99,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20.8/9.8/9.4倍。公司依托內蒙古地區資源富集的區位優勢,兼顧內生發展的同時積極通過外延并購儲備優質的礦產資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銀漫礦業是國內罕見以錫、銀為主,共伴生鉛、鋅、銅、銻的礦石,此次技改完成后錫的回收率將提高到60%,未來將逐步提高至70%,為公司業績帶來彈性。基于此,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公司資源開發進展不達預期的風險;全球資源端供給增加超預期的風險;緬甸停產低于預期的風險;金屬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國外貨幣政策邊際放緩幅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炒股開戶享福利,送投顧服務60天體驗權,一對一指導服務!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