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信息 >  >> 
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 沈陽企業群眾“真受益”

時間:2023-06-29 05:42:16    來源:沈陽網

本報訊(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一弛)6月28日,記者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上了解到,沈陽市聚焦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重點領域,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企業和群眾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在企業開辦方面,沈陽市全面推動“準入即準營”。推出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度、商事登記確認制、新辦企業“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注冊模式,企業登記壓縮至2小時內。

在獲取生產要素方面,全面降低運營成本。降低用能成本,水電氣投資界面免費延伸至用戶建筑區劃紅線。降低融資成本,已為800多個首貸、續貸戶投放貸款超8億元,貼息總額1200余萬元。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對政府采購項目免收投標、履約保證金,目前免收資金總額超1.2億元。


【資料圖】

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全面推進守信踐諾。在全國率先建立《區縣(市)政務誠信評價指標與規范》等政府和企業全覆蓋的系列信用地方標準,全省首創用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在工程建設方面,全面推行審批流程標準化規范化。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工程建設項目總體審批時限壓縮至35個工作日以內。

在審批服務方面,全面簡化辦事流程。優化調整區縣政務服務事項,形成《聯辦事項清單》等五類清單;推進“跨域通辦”“醫保轉移接續”等127項高頻事項實現都市圈通辦。

在一網通辦方面,全面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創新推出“秒批秒辦”“都市圈通辦”等7類389個特色服務場景和1000個“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場景,國家、省、市三級2292項申請材料實現“只提交一次”或免予提交。

在司法質效方面,全面深化陽光司法。搭建市級政法一體化、綜合行政執法一體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一體化平臺。

在行政執法方面,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1725項包容免罰清單”,以包容免罰清單為例,共計免罰個人68萬余人次、企業1283家,合計免罰金額9225萬余元。

在維護合法權益方面,全面構建保護體系。搭建東北地區首個知識產權司法區塊鏈平臺,設立全國首家知識產權檢察室,實現公共法律服務進鄉村、進社區、進樓宇全覆蓋。

在集聚創新要素方面,全面推動質量齊升。目前,全市科技型企業達到15363家,連續三年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20強。

在平臺通道方面,全面提升開放能級。沈陽市與21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貿易往來,開行398列中歐班列。

在宜居宜業環境方面,全面建設幸福沈陽。深入實施“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沈陽”“品質養老”民生工程。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