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不管人類歷史如何變遷,至今太陽的溫度似乎變化不太大,炎熱的夏季,打開空調的時候,忽然會想起古人如何度過炎炎夏日的。我國古代社會,隨著都市的繁華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唐宋時期避暑納涼已成為夏季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封建時代的皇家宮廷,其避暑方式十分奢侈。
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制冷設備。這種設備,采用冷水循環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據《唐語林》卷四記載:“玄宗起殿,……時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后水激扇車,風獵衣襟?!挠绶e水簾飛灑,座內含凍?!庇纱丝梢?,這種制冷設備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張仲素《宮中樂》詩云:“甘泉將避暑,臺殿水光凝”,就是對涼殿消暑的贊譽。然而這種避暑情況實在也不是百姓們所能擁有的,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華是天下都知道的,為了吃新鮮的荔枝竟能跑死好幾匹馬,如此避暑不學也罷。
在宋代帝王的涼殿中,也有這種設備,但比起唐朝則更加豪華?!段淞峙f事》卷三載:“禁中避暑,多御復古,選德勤殿及翠寒堂納涼。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下注大地可十畝。池中紅白菡萸萬柄,蓋園丁以瓦盎別種,分列水底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等花數百盆于廣庭,鼓以風輪,清芬滿殿……聞洪景盧學士嘗賜對于翠寒堂,不可久立,上問故,笑遣中貴人以北綾半臂賜之,則境界可想見矣。”可以看出,宋代涼殿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使冷風帶香,芬芳滿室,其冷風效果之好,已使人感到寒凓不堪。但是這些都是貴族的東西,想必也不會適合當時的廣大勞苦群眾們。除了機械制冷設備以外,宮廷中還備有大量的藏冰。每當寒冬季節,都有專職官吏負責采集天然冰塊,貯存于冰室之中,炎夏期間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宋人則有亭樓納涼,泛湖避暑的習俗。每當炎夏來臨之際,老百姓們劃船行舟,蕩于湖中,或尋風亭水榭,柳岸樹蔭之處,嬉耍度時。這種習谷,由東京開封一直流傳到南都杭州?!稏|京夢華錄》卷八載:“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 ,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遠爾笙歌,通夕而罷?!蹦纤瘟⒍加诤贾莺?,秀美的西湖便成為唯一的避暑勝地。每至盛夏,人們無不攜伴行舟,擁向湖中,“或酌酒以狂歌,或圍棋而垂釣,游情寓意,不一而足。”看來這個還是很有點普天同樂的避暑方式,也只有那個繁華如夢,風雅如畫的宋朝人才能把避暑弄得如此詩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