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自2023年6月5日上交所推出華夏科創50ETF期權與易方達科創50ETF期權以來,新品種上市首月運行平穩,市場定價合理,流動性充足,并順利完成了第一次行權。
據統計,兩個期權品種上市首周的成交量分別為日均30萬張與11萬張,目前增長至日均38萬張與15萬張。根據歷史經驗,專家預計未來交易需求量還會進一步放大。科創50ETF期權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場內期權產品體系,對于激發科創板活力、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著積極作用。
首先,科創50ETF期權很好地發揮了價格發現的功能。經過一個月的穩定運行,可以看到,期權合約成交活躍,期權價格反映出其對于現貨ETF價格的預期領先比較明顯,期權隱含的波動率也很好預測了市場未來可能的波動情況。
其次,科創50ETF期權對其標的ETF的規模和流動性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以上市前后一個多月的市場數據為例,在整體A股市場成交平淡、交易量下滑的情況下,華夏科創50ETF(588000)和易方達科創50ETF(588080)的成交量分別增長了約4%和29%,份額分別增長了約10%和15%。
再次,基于豐富的ETF期權產品,市場上出現了更多利用新的ETF期權構建的統計套利、指數收益增強、尾部風險對沖、波動率擇時等投資策略,以契合投資者多元化的需求。投資者選擇的自由度明顯提升,有助于提高市場的韌性,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從數據看,華夏科創50ETF和易方達科創50ETF 的30日歷史波動率在期權上市前的6月2日約為23%與24%,而7月7日的對應數據為19%與20%,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科創50ETF期權的第一次行權交收也恰逢上證50ETF期權的第100次行權交收,且均順利完成。從“一百到一”,體現了上交所期權業務的傳承與蓬勃發展,也說明我國場內期權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不斷積累經驗,為日后更加多元化的創新做好準備。
此外,市場各參與主體對于未來的場內期權市場也有更進一步的期待。首先,在期權品種方面,有市場人士建議推出行業類ETF期權,比如從證券、醫療、半導體、軍工等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大的行業板塊入手,之后也可以考慮推出概念板塊ETF期權以及成交最為活躍的股票的個股期權產品。同時,在交易機制方面,市場普遍期望進一步放松現有期權品種的持倉和交易限制,推出大宗交易機制,提升交易的便利性,吸引更多機構參與到期權市場,提高市場活躍度,增強市場韌性。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