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業界 >  >> 
陜西送變電公司完成330千伏西郊輸變電工程電纜敷設工作

時間:2022-06-09 11:07:02    來源:中國電力網

6月2日,在陜西西安330千伏西郊輸變電工程施工現場,完成330千伏西郊—河寨線路電纜部分第一段電纜敷設任務后,施工人員正在為下一段電纜敷設工作作準備。本次施工中,每名施工人員都配備了頭戴式智能視頻終端,可將地下施工的第一視角畫面實時傳回監控后臺,讓安全監督人員掌握每一個監護對象的作業情況,讓作業負責人看見電纜敷設過程中的每一處工況。

“在隧道內開展電纜施工,作業空間有限,照明和通風條件差,安全風險高。”陜西送變電公司變電施工分公司施工一班班長孫少輝介紹。在地下10米深處的電纜隧道里,除豎井內有相對開闊的空間外,其余都是直徑3.5米的水泥圓管,一眼望不到頭。相對于大開挖式寬敞的電纜管廊,這條電纜隧道因為穿過城區,所處地段車流量大,建筑物多,因而采用頂管式設計,隧道空間更加有限。

照明是解決地下施工難題的第一步。陜西送變電公司沿著隧道頂部全線敷設了24伏絕緣燈帶,不過多占用有限的作業空間。在隧道中應用燈帶不僅環保節能,而且光線均勻無死角,滿足了零基礎條件下隧道照明對于安全、方便、亮度三方面的要求。第二個要解決的難題是隧道內的空氣質量。該公司在每個作業豎井都設置了大功率風機,向隧道內持續輸送新鮮空氣,而且配備了在線、離線兩種不同型號的“四合一”氣體檢測儀,隨時檢測隧道氧氣含量、有害氣體等,讓作業環境參數隨時能清楚“看見”,確保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隧道電纜敷設作業人員分散、視野受阻、通信信號不暢是地下電纜敷設中的特殊難題。經過研究,陜西送變電公司確定在本次施工中應用頭戴式智能視頻終端。該終端和普通安全帽類似,但多了一個遠景攝像頭,帽檐下裝有一個景攝像頭,還有多個按鈕和小孔。在有限的體積內,該終端集高清視頻、音頻、無線通信、定位、存儲、告警等模塊于一體,能實時傳輸視頻信息,還具有語音對講、智能識別等功能。

頭戴式智能視頻終端正前方的遠景攝像頭可以拍到作業人員視線內的作業面狀況,帽檐下的景攝像頭可以拍到作業人員的部分面部信息及作業的細節。監控后臺的安全監督人員一旦發現違章或操作不當時,可通過語音方式遠程喊話及時提醒作業人員。作業人員遇到緊急情況時,也可通過按鈕實現一鍵告警。此外,如果作業人員發生跌落、撞擊,頭戴式智能視頻終端能自動抓拍記錄并向后臺發出告警,確保安全監督人員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我們根據實際需要,優化和完善了通信系統,最終為隧道內長距離330千伏電纜施工提供了包含視頻監控終端設置、隧道光纖組網、后臺信息處理的解決方案。”通信設備廠家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確保現場施工安全,每一頂頭戴式智能視頻終端的信息都要傳回設在地面的云視頻管理臺。電纜隧道中彎道多,4G、5G信號難以完全覆蓋,無線網絡信號傳輸也受到限制。陜西送變電公司采用了“光纖+無線接入點”的傳輸方式,在隧道內搭建“接力式”的無線全覆蓋自組網絡,既保證了人員行動的靈活,又滿足了數據傳輸的穩定,確保作業負責人和安全監督人員看到的實時工況視頻清晰流暢。

“配置到個人的視頻終端,解決了隧道內施工的監護難題。”工程監理石家齊說,“本次地下施工的通信方案效果好,數據回傳連貫,圖像流暢,對講清晰。”(高浪舟)

關鍵詞: 陜西送變電公司 330千伏西郊輸變電工程電纜敷設 提升電纜敷設安全水平 通信系統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