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網訊】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能源危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以及美元飆升,都被歸咎于目前銅市場的所有低迷。盡管已脫離近期低點,但對沖基金等銅市場的大型投機者已連續六周持有凈空頭頭寸——押注價格下跌。
由于銅在綠色能源轉型中的核心作用,銅的短期困境經常與其長期順風相抵觸,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進行準確的預測。
特別是,追蹤高盛在銅市場上的發展軌跡簡直是“白費力氣”。2月,這家投資銀行預測,隨著全球股市跌至危險的低位,到2022年底將出現“稀缺事件”。
(資料圖)
4月,高盛預測銅價將在2022年底前達到歷史新高,因為市場“缺貨”。
7月份,隨著價格跌至20個月低點,該公司的分析師承認,他們對短期銅的巨大預期將不得不推遲。但高盛關于“稀缺事件”或“缺貨”危險的主要論點仍然得到充分支持。
華爾街自然資源投資公司Goehring & Rozencwajg Associates在上周指出,在2021年底觸底165,000噸之后,到 5月中旬,庫存反彈至300,000噸,但此后又回落至240,000噸。
“根據消費天數進行調整后,庫存幾乎與2005年時一樣低,當時銅價翻了一番還多。2005年,銅交易所庫存僅比消費量少兩天。到2021年底,庫存已降至僅2.5天的消費量,而今天的24萬噸,庫存僅能覆蓋消費量 3.5 天——仍然是一個極低的數字。”
至于對中國需求的擔憂——占世界銅消費量的約 55%——這種領頭羊金屬是今年進口正增長的一種商品。根據上海金屬市場的數據,盡管進口強勁,但全國的銅實物庫存仍處于年內低點,截至周五降至61,300噸。這比2021年同期記錄的超過15萬的總庫存下降了60%以上。
高盛已經修改了最初的預測,現在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銅的平均價格僅為每噸7,400美元,低于之前的10,000美元以上。
根據FocusEconomics匯編的數據,凱投資本預測每噸7,250 美元、摩根大通預測每噸6,500 美元、渣打銀行預測每噸7,850 美元,普遍認為價格將從今天的水平走低。
在8月份的調查中,35位分析師中有13位下調了對銅市場的預測。對2023年全年的銅價普遍預測為8,400美元,較周二早些時候紐約的價格上漲了5%。
高盛基于“明顯的結構性牛市故事”的長期前景為2025年1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