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三芯鋁型材技術可實現、有成本優勢 海外訂單7500萬歐元

時間:2022-03-29 15:02:05    來源:風電世界

核心要點

1. 訂單: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接80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89億元,同比增長34%。1)在手訂單統計口徑,指已正式簽訂合同,且尚未排產的訂單,不包括已取得中標通知書,但尚未簽訂合同的部分。2)海纜訂單和大的陸纜框架訂單的用銅量會做套保。3)OIMS獎勵基金分季度預提。4)海纜中標公告標準,以取得中標通知書為前提。5)2021年20+億訂單結轉到2022年,2022年年初訂單規模達50億以上。

2. 其中,期最大的海外訂單7500萬歐元(5.3億人民),打開了公司在歐洲市場主流應用的前景。1)2020年英國輸配電項目價值量不到1億。公司已經與歐洲主流電網公司及知名的海洋工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公司有較多的海外項目,雙碳和歐洲加大能源結構調整背景下,有信心繼續獲取海外訂單。2)海外(歐洲)認為三芯鋁型材技術可實現、有成本優勢。國內大型主網和配套網絡還是銅芯為主,未來以銅芯為主。主要因為鋁芯在高壓和超高壓下加工生產難度比銅芯大,海外企業能夠且愿意承擔使用鋁芯的風險。3)荷蘭項目700MW5億,低于國內項目的1GW20億,因為不是海上風電整體項目,只有送出項目,合作方負責海洋勘探和敷設安裝,公司承擔交付和后續測試與技術支持。

3. 毛利率:海纜毛利率在40+%~50+%之間屬于正常波動。2021年Q4毛利率同降10%,是因為1)海洋施工的季節特點,Q2、Q3是海纜施工的黃金窗口期,產品多確認在2-4季度前半段。2)訂單與收入確認滯后1年。3)Q4產品結構,35kV海纜屬于發出商品尚未確認在Q4。

4. 擴產節奏:公司在2017年和2020年進行了兩次再融資,總融資金額約15億,目前募集資金結余約1億,不排除后續再融資的可能。1)東部基地:2019年下半年已經全部建成,21Q4部分投運,為45億產出有預留空間,不需要新建產業基地,可僅增添裝備增加產能,國內外裝備安裝周期6-12個月。2)南部基地:2022年年底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預計2023年2季度爭取逐步投運。3)福建50億投資計劃正在與當地政府進行產業磋商,未進入實質階段。

5. 500kV三芯電纜:中標的首個500千伏三芯電纜是500kV的3×800,大長度單回60公里,全球首次使用三芯與軟接頭技術。1)東方是國內少有的具備交直流550kV產品設計、制造及應用的企業,是唯一一家在500kV項目上使用過軟接頭的企業。2)500kV三芯產品總價17億,含安裝敷設費用,不含66kV后續陣列,單公里造價1400萬/km,較原來220kV三芯產品提升明顯(500-800萬/km)。

6. 臍帶纜:21H2深海臍帶纜項目的獲取頻率加快,目前4-6億/項目,完全是定制化產品,毛利率高至70-80%,低至40-50%,深海臍帶纜的毛利高于常規海底電纜。

企業情況介紹

2021年公司緊緊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展戰略堅持2個不動搖,主業不動搖和自主創新不動搖,構建國際和國內2個市場雙向開拓,同步推進現有市場和新市場。同時聚焦3個深度融合,資本與產業、科技與市場、數字與運營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海陸并進的產業發展作為核心優勢。

年報披露,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接80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1.89億元,同比增長34%。2021年企業實現持續穩健的發展趨勢,在全球和中國線纜行業的產業規模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十四五指引下,通過產業基地建設、技術創新、市場開拓3方面融合,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今后長遠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新能源雙碳目標以及海風、海洋油氣快速發展的行業背景下,可以在產品的電壓等級、技術等級、技術創新能力方面,做出市場開拓,提升公司市場引領地位。

核心問題解答

1.訂單

Q:在手訂單統計口徑?

A:在手訂單/訂單保有量的統計口徑,指已正式簽訂合同,且尚未排產的訂單,不包括已取得中標通知書,但尚未簽訂合同的部分。2月中下旬簽訂的訂單中標后有技術澄清、協議磋商,但還未簽訂合同。存貨里的發出商品沒有確認收入,已經排產,也不屬于在手訂單。

2月底海纜在手訂單28.53億只截至青州四項目,其他未進入統計口徑。

Q:全部訂單都會套保?

A:不是所有訂單都做套保,海纜訂單的用銅量做套期保值,部分大的陸纜框架訂單也做套保,部分的銅隨行就市采購,陸纜訂單根據銅價波動會適時調整投標價格和分銷市場售價。銅價上升過程中,投標-開標-定標距離套保有時間差,因此成本核算與實際套保有價差屬于正常現象。銅價上漲不會在生產成本里體現。銅價有波動,財報“其他資產收益”部分會體現銅價期貨的變動。

Q:報表沒有體現套保產生的收益?銅價上升影響了利率?

A:銅價上升在2021年2-3月,后續銅的套保價格基本沒有大的波動,短期內銅價上升至8萬元,目前銅價7+萬元。銅價對毛利率有一定影響。從2020年角度看套保有穩定價格的作用,如果銅價在正常區間,套保作用不明顯;如果銅價大幅波動,套保可以保證相對穩定

Q:OIMS獎勵基金計提算在Q4費用?

A:分季度預提,Q4略提多一點,不會集中在Q4一次計提。

Q:公司在廣東區域有優勢,后續投標策略會多做高毛利率的主纜,放棄常規纜?

A:東方電纜在特定區域有優勢,在高電壓等級大長度產品有技術優勢和訂單優勢。未來在類似項目和區域上,公司會基于技術創新能力和高端產品歷史業績全力以赴,爭取盡量多的同類項目或產品。公司不會做出放棄常規纜或低技術要求產品的策略安排,可能適度考慮產能安排和交期協同。

Q:年報中披露的2022年2月在手的28.53億海纜訂單,其中有多少項目是2022年新簽并且記入統計口徑的呢?

A:截止到青州四已計入,其他都還未記入。

Q:招投標時海纜和海工是整包的,但是在公司的收入里海纜和海工是分開計算的,請問公司在計算兩部分收入是如何劃分的呢?

A:在對外總包項目投標過程中,公司內部會進行施工成本和利潤核算,或者結合市場的不同產品的單公里鋪設造價,即公司對于產品有特定的核算體系,最后形成總包的價格報價。

Q:2021年由于電纜搶裝很緊張,導致整體的敷設價格水漲船高。有說法稱,2022年裝機需求供需沒有2021年緊張,從而導致22年敷設的成本在總報價里會往下走。公司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A:首先,對于公司而言,無論是2020年還是2021年,海洋工程的營收和毛利率均處于正常狀態,并未因為搶裝導致敷設利潤大幅提升。只有個別項目,因為緊急調用船舶從而體現了搶裝背景下導致的敷設造價提升。但總體上,公司是履行原合同的,只在部分搶裝過程中,我們臨時調用其他船舶完成原合同。

第二方面是,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在未來海工及海纜安裝敷設的毛利水方面,基本同2021年保持一致,不會因為搶裝而大起大落。

Q:在2021年年報中披露的發出商品里,海纜的比重占多少?

A:發出商品里主要都是海纜,因為陸纜交付周期短,交付時,發票當期開出并確認;而海纜的發出和確認存在周期。

Q:公司今年陸續披露了幾個海纜中標公告,公司披露海纜中標公告的標準是什么?

A:公司披露公告有合同金額的要求,而海纜中標項目基本都是較大金額的中標訂單,所以原則上海纜訂單都會公告(除非是小項目,價值1億以內,但是在相應的統計數據中會體現進去)。第二,公告的標準是以取得中標通知書為前提,若個別項目的中標通知書下發較慢,公司會在中標結果公示后一定周期作為公告基礎。

Q:訂單結轉的量期有多大?即去年遺留到今年的產品量級有多大?

A:截至2021年底,除Q4季度消納了部分,整體上大概有20多億的訂單結轉到2022年繼續執行,但具體哪些海風項目結轉,由于實際產品還未交付,所以不便多透露。

需要澄清的是,訂單的統計數據并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因為訂單一經排產,便不再統計入在手訂單中。從22年2月28號的訂單數據來看,2月28號的數據只有已簽訂合同但尚未排產的項目,即2021年底已消納的訂單及1月、2月已排產的訂單,均不在統計范圍內。

Q:公司年初以來獲得訂單較多,預計這些訂單的交付節奏如何?

A:公司年初以獲得的海風、海油等主要海纜業務的訂單較充沛,達50億以上的規模(包括已簽訂合同項目和已中標項目),為公司未來穩運營提供了市場支撐。

2.營收/毛利率

Q:海纜Q4毛利率下滑原因?2021年利潤率同降10%,和搶裝背景不相符?

A:1)海洋施工的季節特點,Q2、Q3是海纜施工的黃金窗口期,產品多確認在2-4季度前半段;Q1和12月附,春節因素、氣候環境、海洋施工條件無法滿足較長的敷設周期。2)2021年執行或確認的訂單基本來自2020年,整個招投標的價格波動,2019年和2020年訂單相比價格差距不明顯,2020年確認的2019年訂單毛利率會稍高一點。3)2021年Q4環比,產品結構35kV比重大一些,是因為Q4有大量發出商品海纜,貨已發運正在安裝鋪設或尚待安裝鋪設,尚未確認。若這部分確認在Q4,Q4產品確認結構中海纜比重會提升,綜合毛利率就會提升。

截至12月底未履行完畢的結轉訂單,大量發出商品在Q1-2完成安裝鋪設會確認掉,Q1-2生產和交付的產品大部分也會確認掉,Q1和2021年H2確認的產品結構220V:25kV會有所改變。

Q:Q4毛利率下降較多,同時2021年海纜毛利率約44%,與2019年比也是稍低,整體毛利率波動是何原因?

A:從三年周期角度看。海纜毛利率毛利水在40%多-50%多之間波動屬于正常波動。因為會涉及到不同項目、不同報價策略、不同的成本核算分攤以及后續的折舊增加。因此會有一定波動。

Q:Q4季度的毛利率為什么偏低呢?

A:首先,在產品確認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結構差異,比如有些主纜可能在Q2和Q3季度已經集中交付了,而在后續的風機同步吊裝過程中,同時也有35000的海纜在交付和確認,那么這樣在Q4季度,產品的確認便會存在結構差異;此外,如果同時也存在大量的尚未確認的發出商品正在安裝敷設中,那產品的計算和確認可能會有一定的時間差,若確認進去了,那么整個Q4季度的海纜的營收占比和整個毛利率又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1) 陸纜和生產陸纜的原材料(銅)的價格也會隨市場發生相應的波動。在成本分攤的過程中,我們會考慮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于成本分攤的影響。

2) 公司希望投資者更多關注于公司整體的訂單保有量及后續交付情況。雖然在Q4季度有波動,但是從整體上看,公司自2018年發展至今,是處于持續快速上升的狀態的。所以希望投資者更多的從公司穩健衡發展的角度來考慮。

Q:Q3季度的信用減值損失在后續轉回的可能如何?

A:信用減值損失主要是應收款的壞賬準備,Q4季度回收情況較為良好,可以對Q3季度的損失進行回沖。

3.擴產節奏

Q:現有廠房周圍有預留土地,擴產節奏?

A:東部基地:2019年下半年東部基地“未來工廠”已經全部建成,21Q4部分投運,可研投入45億產出有預留空間,后續可以只通過增添部分裝備就可以增加產能,而不需要新建產業基地,國內外裝備采購與安裝周期一般在6-12個月。后續有較大的產能提升空間。南部基地:2022年年底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預計2023年2季度爭取逐步投運。周邊也預留二期用地,增加產能需要新建廠房、建筑和設備。

Q:福建50億投資計劃階段?

A:正在與當地政府進行產業磋商,未進入實質階段。公司以集團公司形式洽談,是因為當時海風規劃還未完全明確,以上市公司名義投資不妥當。為了協調后續資源、與上下游客戶以及政府做資源協同,先由集團簽框架意向協議(非正式投資協議),提前安排資源協同。

Q:公司新中標訂單的生產節奏如何把握?是否在交付周期前半年或一年就開展生產?

A:公司有生產管理組織部門及市場部門進行協同,根據訂單交付、業主原訂合同的訂單交付周期、項目實際建設情況和生產動態情況對產品做生產安排。目前無法確定產品一定提前半年或一年開始生產。

Q:公司目前快速擴產,未來是否有融資需求?

A:公司在2017年和2020年進行了兩次再融資,總融資金額約15億,目前募集資金結余約1億,考慮到今年1季度的后需支付,可以認為募集資金已基本使用完畢。考慮到公司陽江產業基地擴產建設與未來東部可能進行進一步的擴產,以及自動化產業建設等,不排除后續再融資的可能,但目前相關項目和再融資的考慮還不成熟。

4.海外訂單

Q:海外荷蘭的700兆瓦的項目體量只有5個億,但是國內一般1GW的項目可能有20億的海纜,海外項目的價格會不會太低了?

A:首先,荷蘭這個項目并不是海上風電的整體項目,它屬于送出工程的主纜,其中的66千伏不是陣列的,即不包括風場的風機與風機間、風機與升壓站之間的陣列。因為海外的海風項目的建設,風場是由風電開發企業來建設,送出工程是由電網公司來負責的。我們這次負責的是TenneT公司的項目,它是一家輸電公司。在這個項目中,本公司是聯合體,本公司的合作方作為施工單位,主要承擔海洋勘察或者敷設安裝等任務,本公司主要承擔產品及交付與后續提供測試技術支持等工作。從分工來看,東方電纜在此項目中不提供敷設安裝的工作。

第二點,在這次項目中,220kv的海纜用的是鋁芯而非銅芯,所以在投資和價值層面,海外業主與國內業主的投資成本存在差異,價值上與國內的銅芯產品也有所不同。

Q:期海外訂單的情況怎么樣?

A:第一方面是介紹最獲得的訂單。最獲得的一個海外訂單是公司歷史上獲得的價值最大的一個訂單,大概在7500萬歐元,也就是5.3億人民。而2020年獲得的英國的收費項目,價值大概也才不到一億人民。所以我們可以較為明顯的看到,公司目前已經和歐洲主流的電網公司以及知名的海洋工程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這才是價值大的訂單所存在的意義。尤其是當我們進入了一些歐洲主流的應用場景(即海上風電、海洋輸配電等項目)的時候,我們能夠進一步確定公司在后續項目開拓及招投標過程中的業績及優勢,這對公司打開主流市場應用場景十分重要。

第二方面是當前有較多的海外項目正處在不同的階段中,公司也在努力獲取海外的持續訂單。當前海外訂單的項目體量較多,尤其在雙碳背景下,正加大對新能源結構的調整,這也在為公司提供機會。

Q:在海風項目的實施中,海纜敷設的順序和流程是什么樣呢?

A:可以肯定的是,海纜敷設沒有非常明確的先后程序或者固定程序。但是一般而言,海上風電的建設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風機吊裝(另一部分是海纜的分批敷設)。隨著一組或者幾組風機機組完成吊裝,部分35千伏的原來主流使用的場站陣列欄開始進行安裝和敷設。

同時,根據海上升壓站和陸上疾控中心建設的進度,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若主纜設計是兩回路主纜的話,那么第一回路的海纜主纜也會同步進行鋪設,時間會略有差異。隨著海上風電的風機組吊裝到一定程度,35千伏的海纜持續交付,第二回路的海纜也進行敷設。在整個工廠具備了基本通電的條件的情況下,陸上疾控中心的部分及陸纜將同步安裝完成,整個工廠就具備了空間條件和運營條件。

Q:海外電纜用鋁芯的業主是不是比用銅芯的多呢?盈利能力怎么樣?

A:首先,關于海外鋁芯電纜的應用,海外認為他們在鋁芯電纜方面有著技術和成本優勢,所以海外有部分項目使用的是鋁芯電纜。

但是國內更推崇銅芯的產品,所以國內的電網建設都以銅芯產品為主。并且從目前國內產品來看,大量的電纜未來還是會繼續使用銅芯。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高壓產品方面,鋁芯產品的生產加工難度較銅芯更大,因此也在技術創新方面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在成本上,海外企業能夠并且愿意去承擔風險。但是從國內電網建設的角度來看,一是國內電網建設有大量的預算,二是它從電網投資安全的角度考慮,因此沒有大量使用鋁芯產品。所以造成海外和國內在電網建設所用的電纜主材上的差異。

其次,在電纜盈利的問題上,海外電纜產品我們一貫堅持市場切入為主的原則,同時重視這一類高端項目和產品在加工難度要求上的技術附加。所以,對于目前具體的項目,公司還未進行具體毛利的核準核算。此外,這個項目不要求期交付,公司公告披露了該項目將在2025年開始投運,這個項目我們大概在2024年全部完成交付。所以在目前來看,無法確定該項目的毛利率。

但總體而言,在這樣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要求下,它有著相對較好的附加價值和毛利空間。

5.500kV電纜

Q:公司中標了首個500千伏三芯電纜,公司目前在500千伏級以上交流/直流電纜目前的技術領先程度如何?

A:中標的首個500千伏三芯電纜的指標是500kV的3×800,單回60公里,屬于大長度并且使用了三芯與軟接頭技術,是全球首次應用技術要求和生產難度高,對企業綜合能力要求高。未來相似產品的項目會陸續增多。

東方是國內少有的具備交直流550kV產品設計、制造及應用的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在500kV項目上使用過軟接頭的企業。

Q:公司中標的500kV海纜產品單價較高,產品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利潤水如何?

A:公司中標的500kV三芯產品總價17億含安裝敷設費用但不含66kV后續陣列,單公里造價1400萬/km,較原來220kV三芯產品提升明顯(500-800萬/km)。相當于售價翻一番,但材料成本沒有翻一番。屬于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利潤率現在不明確,但較220kV產品肯定要高。23年上半年全部交付。

6.青洲項目

Q:公司中標的青洲四項目金額較大,接14億,單公里報價超1000萬,且項目是220kV產品,為何價格較高?

A:這并非單一的線纜制造、安裝與敷設,還包含場站建設。

Q:青洲一二項目總共1GW體量,公告金額17億,若未來500kV產品推出,單GW項目造價是否會從20億下降?

A:首先澄清一下,青洲一二項目1GW的項目體量,這次的17億只是送出纜即主纜產品與敷設的造價,不含66kV的陣列纜。若包含陣列線纜的話,加上1GW陣列纜的安裝敷設后,造價肯定在20億以上。所以單GW約20億造價可以繼續供投資者參考。

Q:您剛提到的青洲一、二項目是在2023年上半年交付,但青洲二期項目是在24年并網,公司海纜交付與項目并網之間時間差距是怎樣的?

A:業主原訂合同是2024年底前交付,但是實際情況來看,業主有對于項目提前建成的考量,所以公司在產品交付上,公司會按照與業主簽訂或后續即將簽訂的產品交付要求來,公司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是這部分產品要在2023年全部交付完畢。

7.臍帶纜

Q:公司臍帶纜產品未來的收入規模與大致毛利率預期如何?

A:東方電纜在海纜領域中除了海風產品,海油領域的產品包括動態纜、深海基站、臍帶纜等產品幾年處于明顯上升階段。

海油臍帶纜上,往年就幾個項目,每個項目幾千萬。而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深海臍帶纜項目的獲取頻率加快,且單個訂單的金額在提升,從以往的幾千萬,到現在的4-6億/項目。所以油氣領域也是公司產品發展的重要一環。

深海臍帶纜毛利率:完全是定制化產品,包括光、電和管道單元,根據不同油田、氣田項目的應用場景會有較大差異,所以項目造價和毛利率水都有較大差異,毛利率高的有70-80%,低的在40-50%,整體看深海臍帶纜的毛利高于常規海風應用的海底電纜。

關鍵詞: 東方電纜 海上風電 風電機組 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