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啟 共建高品質美好生活

時間:2022-09-20 16:52:26    來源:中國能源網

9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一刻鐘社區生活圈 共建高品質美好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碩果累累的成績單。

在發布會上,烏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毓表示,今年以來,圍繞打造“一刻鐘社區生活圈”的工作部署,各區、各部門立足全市發展大局,聚焦“三高”目標,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科學優化商業網點布局,擴大教育服務資源供給覆蓋面,構建起各部門與街道、社區和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互通聯動服務體系。烏海市先后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國家試點城市,“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已成為烏海的一張嶄新名片。

喬毓表示,下一步,烏海市將以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試點城市為契機,抓重點、破難點、樹亮點,扎實推進“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工作。

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原則,在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基礎上,聘請專業規劃團隊編制烏海市一刻鐘社區生活圈總體規劃,超前謀劃網點布局,科學安排業態配置,解決好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利用一年時間,在現有公共資源的基礎上,分類施策,補短板、強弱項、增功能,強力打造功能完善、體系健全的5個試點示范社區;到2024年底,切實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的“一刻鐘社區生活圈”,逐步實現全市社區服務體系便捷化、配套功能設施完善化、業態服務品質多樣化、治理模式高效化,為全區“一刻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提供烏海樣板。

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圈層,做到“一圈一策、一圈一品”。依據老年人口占比較高的社區,把養老服務資源更多地下沉到社區,為老年人構建精細化、特色化的智慧養老服務;針對青年群體,生活節奏較快,追求的生活品質較高,個化、多樣化消費需求旺盛,布局摩爾城、新洋時代廣場等新業態新經濟。結合社區特點和居民需求,有針對地健全配套設施、完善社區服務,打造具有烏海特色的一刻鐘生活圈,暢通城市轉型和經濟發展微循環,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一刻鐘社區生活圈”打造過程中,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統籌兼顧8個圈建設,既要“保基本”,也要“顧升級”,把社區生活圈打造成為暢通經濟微循環、服務保障民生、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重要臺和載體。推動社區生活圈逐步由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向滿足高品質生活需求轉變,提升社區消費便利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養老、教育、醫療、文化”等民生領域,完善配套功能,延伸服務鏈條,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構建“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服務響應機制,推動居民就業、社會保障、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務資源向社區下沉,全面提高群眾訴求響應處置速度和滿意率,讓社區成為更有溫度、更有黏的新型社會生活空間,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布會上,市商務局、海勃灣區、烏達區、海南區及鳳凰嶺街道相關負責人還詳細介紹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情況,就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回答了媒體提問。(李遠 劉志敏 薛婭博)

關鍵詞: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啟 共建高品質美好生活 碩果累累的成績單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