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廣西:鼓勵發展氫能綠色能源交通工具 探索建立產供儲銷體系

時間:2023-03-09 08:47:28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資料圖片)

3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完善廣西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

推行綠色低碳交通設施裝備,推廣大容量電氣化公共交通和電動汽車,鼓勵發展氫能、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天然氣等綠色能源交通工具。推進鐵路電氣化改造。加大新建船舶應用電力、天然氣、氫、混合動力等推廣力度,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區、客運樞紐、物流園區、公交場站等充換電、加氫、加氣站點布局及服務設施,降低用能成本。開展多能融合交通供能場站建設,推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試點,推動車樁、船岸協同發展,打造油氣氫電多元供能的綜合供能服務站網絡。支持利用鐵路沿線、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建設新能源設施,鼓勵同一路徑的新能源項目統一規劃、統一實施。

提升油氣田清潔高效開采能力,推動煉化行業轉型升級,加大減污降碳協同力度。鼓勵油氣企業利用自有建設用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建設分布式能源設施。持續推動油氣管網公平開放,提高油氣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完善接入標準,梳理天然氣供氣環節并減少供氣層級。在滿足安全和質量標準等前提下,探索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氣等清潔燃料接入油氣管網機制,以及輸氣管道摻氫輸送、純氫管道輸送、液氫運輸等高效輸氫方式。鼓勵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優先改造為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供能服務站。

完善煤電油氣供應保障協調機制,優化能源儲備設施布局。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探索建立氫能產供儲銷體系。

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上下游協同、供應鏈協作的清潔低碳能源技術創新促進機制,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積極培育氫能制、儲、加、用、燃料電池等產業鏈,推動建立廣西氫能產業聯盟。

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攻關,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氫能、儲能、節能降碳等清潔低碳能源領域科技協同創新,重點突破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綜合利用、新型電力系統、智慧能源、新型儲能技術、交能融合、可再生能源建筑、深遠海風電技術、可再生能源燃料等關鍵技術,鼓勵核能綜合利用、LNG冷能利用、氫能制儲運技術、海洋能、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技術創新。

持續用好自治區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農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分布式發電項目、農村能源項目、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和統調發電機組靈活性改造項目等,鼓勵市縣出臺支持風光電、新型儲能和新型電力系統、氫能、海洋能等發展的財政政策。

探索制定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產業指導目錄,以及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相關技術標準及相應的碳排放量、碳減排量等核算標準。研究落實清潔高效火電、可再生能源發電、核電、儲能、氫能、清潔能源供熱以及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