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專題 >  >> 
【全球熱聞】上海應物所200kW高溫制氫裝置順利通過項目驗收

時間:2023-03-23 15:03:34    來源:中科院上海應物所


【資料圖】

2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承擔研制的200kW級高溫固體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驗證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制氫功率達到202kW,制氫速率達到64Nm3/h,直流電耗為3.16kWh/Nm3·H2,并順利完成連續72小時性能考核,各項技術指標均優于設計值,這是繼2019年上海應物所完成20kW-SOEC裝置之后,在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SOEC)技術領域取得的新突破,標志著SOEC制氫技術從實驗室中試到示范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3月6日,由中國科學院及國內高校、企業組成的專家團隊進行了技術驗收,專家組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山東能源集團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專家組對驗收測試大綱進行了評審,并進行了現場檢查和測試,該裝置制氫功率達到202kW,制氫速率64Nm3/h,達到課題目標,順利通過了技術驗收。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研究所氫能技術團隊在中國科學院“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和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專項”的支持下,于2021年開始200kW-SOEC制氫裝置的設計與設備研制,該裝置采用撬塊化高度集成設計理念,包括電氣系統、控制系統、公用工程系統、高溫制氫系統、安全防護系統和氫氣增壓系統,易于建造、生產管理以及大規模拓展。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團隊攻堅克難,2021年10月完成基礎建設并啟動設備入場,2022年3月開始集成安裝,期間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保證了材料與人員的入場和安裝工作有序進行,2022年9月完成裝置中交,10月實現水電氣的供應并開始設備單體調試與裝置聯調,2023年2月26日啟動裝置運行并實現一次開車成功。

該裝置核心設備可抵御夏季炎熱冬季高寒、干燥及強風沙的惡劣氣候條件,極大拓寬了應用范圍。另外SOEC制氫技術還可與核能、風能、太陽能進行耦合,實現綠氫制取,踐行了中科院先導專項提出的“風光核氫儲多能融合互補”理念,為“雙碳”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實踐。

該裝置完成驗收后,將結合當地的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設施,繼續開展核能綜合利用與多能融合實驗研究。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