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電力協調運行能力不斷加強,到2025年,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達到24%左右,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眹野l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期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下稱《規劃》)對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出明確指標。
隨著新能源裝機與日俱增,電力系統的靈活性提升離不開電網側、負荷側、電源側三方攜力。其中,電源側主要通過新建抽水蓄能電站、調峰燃氣電站、儲能以及改造存量火電機組提升靈活性。
那么,當前靈活調節電源建設情況如何?上述“作業”任務該如何高質量完成?
“24%”目標兌現并非易事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在“三北”地區推進熱電機組靈活性改造約1.33億千瓦、純凝機組改造約82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氣電裝機2020年達到1.1億千瓦以上。
記者從中電聯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02億千瓦。然而,電源側靈活性發展進度不及預期。截至2020年底,我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3149萬千瓦、氣電裝機容量9972萬千瓦,均低于規劃目標。
中電聯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煤電靈活性改造只完成5775萬千瓦,僅為目標改造容量的1/4。
有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靈活性電源占比尚不足6%。記者向另一權威人士求證得知,據完整版《規劃》統計,截至2020年底,全國靈活調節電源占比18.5%。換言之,截至2020年底,靈活性電源裝機或在1.32億千瓦—4.07億千瓦之間。
談及《規劃》提出的“24%”最新目標,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在向記者坦言,預計“十四五”新增“風光”裝機將超4億千瓦,疊加其他電源裝機增長,到2025年底總裝機或達30億千瓦?!鞍创擞媱潱瓿缮鲜觥?4%’的靈活性建設目標,意味著靈活性電源需增至7.2億千瓦。換言之,5年內需新增3.13億千瓦—5.88億千瓦。‘十四五’時期,電力系統對靈活性的需求迫切,要實現這一指標并非易事?!?/p>
靈活性電源建設“賽道”開啟
事實上,在降碳目標指引下,《規劃》出臺前,包括抽蓄、新型儲能、“靈活性”煤電等各種靈活性電源建設和改造進度已明顯提速。
其中,抽蓄作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滿足電力系統調節需求的關鍵舉措之一,正得到政策力推。
根據去年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將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
上述《規劃》也明確將推進一系列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開工28個抽水蓄能電站,開展黃河上游梯級電站大型儲能項目研究等工作。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更直接發文要求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部署加快“十四五”時期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
受政策積極推動,抽蓄項目建設已按下“快進鍵”。如國家電網表示,“十四五”將新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抽水蓄能電站;南方電網也明確,到2025年,南方五省區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將達到1400萬千瓦。
新型儲能作為極具增長潛力的靈活性電源之一,也正迎來黃金發展期。近日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預測,保守場景下,“十四五”期間,儲能市場總量將超過3500萬千瓦,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7%左右。
“相比抽水蓄能、儲能電站,煤電靈活性改造單位千瓦調峰容量成本約在500元—1500元之間,經濟性明顯占優?!鄙鲜鲂袠I分析人士說,燃煤發電企業主動改造,為新能源讓路,近期煤電機組深調出力下限(最低負荷率)不斷下探,甚至有電廠深度調峰負荷率達到9%額定負荷,再次刷新紀錄。
市場是最好的“推進器”
那么,“十四五”時期應如何高質量推動靈活性電源建設?袁家海指出,大力發展不是大快干上,靈活性電源發展的關鍵是煤電靈活性改造按規劃目標推進,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適度發展調峰氣電。“但就煤電靈活性改造而言,在目前的市場機制下,尚無可行盈利模式?!?/p>
在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陳宗法看來,多年來的煤電改造實踐證明,只有政策到位、技術可行、經濟劃算才能落到實處。“十三五”煤電靈活性改造目標為2.2億千瓦,實際落地不到6000萬千瓦,僅完成26%?!爸饕蛟谟诟脑斐杀靖撸粌H包括調峰容量改造成本,還需增加運維成本、煤耗成本、頻繁啟停成本,而輔助服務市場不完善,只在發電側內部分攤,成本疏導不到位?!?/p>
多位受訪專家與業內人士一致認為,要想激活靈活性電源的投資熱情,仍需完善的價格機制護航。除了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也是各方翹首以盼的“回本利器”與靈活性電源建設“推進器”。
“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適時出臺容量電價和擴大靈活性交易品種。隨著電力系統發展,系統各類調峰資源的規模越來越大、品種越來越多,應逐步推動補償政策向市場機制過渡,適時出臺調峰機組容量電價。同時進一步完善中長期交易及現貨市場,豐富交易品種,特別是靈活性資源交易品種,發揮市場發現價格的作用。”上述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中電聯發布的《煤電機組靈活性運行與延壽運行研究》建議,盡快制定“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目標和開發布局,各地結合新能源消納狀況,確定煤電靈活性改造項目規模、布局?!?0萬千瓦、60萬千瓦亞臨界機組具有調節特性好、安全系數高的優勢,應優先實施靈活性改造;30萬千瓦及以下機組可考慮日內啟停與輪停調峰。”
原標題:“24%”目標高懸 靈活性電源如何“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