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發布的《CECI周報》(2022年27期)顯示,CECI沿海指數(周)高卡現貨成交價高位下跌,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繼續下跌。采購經理人價格指數和航運指數處于收縮區間,其余分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除供給、庫存分指數環比上漲外,其余分指數均環比下降。
多地降雨,高溫有所緩解,發電量環比略有下降。從本周數據看,發電量、日耗煤量和煤炭入廠量仍維持較高水平,繼續保持兩年同期最高量水平。為保持高耗量階段的高庫存狀態,本周煤炭入廠量繼續提升,使得庫存止跌回升,電廠整體庫存環比增加83萬噸,高于同期379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17.8天。
煤礦繼續保持長協為主的供應模式,市場煤銷售量和價格較為穩定。一方面,港口發運戶和周邊貿易商采購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鋼鐵和建材等行業對煤炭需求支撐不明顯,整體供應緊張情況已有所緩和。
北港調入量低于調出量,庫存開始高位下降。秦皇島港庫存有所消耗,降到550萬噸左右水平。庫存去化程度未達預期,北方港口、沿海中轉港、華東和江內主要港口動力煤庫存處于歷年高位水平,迎峰度夏旺季過半,旺季預期落空。同時,發運成本支撐持續下降,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強,但電煤中長期合同保障力度不斷加大情況下,煤電企業市場補庫需求不高,觀望為主。北港市場煤交投冷清,加之神華外購神優2號、3號再次下調近80元/噸,港口市場煤價格承壓下行,價格進入合理區間預期不斷增強。
本期,CECI沿海指數5500、5000千卡/千克綜合價分別比上期上漲4元/噸、下跌4元/噸,現貨成交價分別比上期下跌7元/噸、18元/噸。從樣本情況看,本期離岸樣本采購量環比增加,批量采購增加明顯。
本期,因樣本量不足,曹妃甸指數未發布。曹妃甸港區煤炭調入量略低于調出量,港口庫存繼續小幅減少,但仍處于高位水平。雖電廠日耗維持較高水平,但電廠整體庫存水平處于中高合理狀態,疊加主產地煤價持續下跌,電廠對高價市場煤采購需求較差,多以長協煤采購為主,部分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強,報價持續下調,現貨實際成交依舊較少。
本期,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1524元/噸,較上期下降16元/噸,環比減少1.0%。進口煤價格連續四周持續走低,但南方區域高溫持續,需求高位,近日電廠招標較多,隨著當期采購電煤增多,預計進口煤價格將趨穩。從樣本情況看,本期樣本量較上周有所上漲,創今年采購量新高。為繼續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障工作,電廠采購和補庫情緒持續高漲,部分電廠大幅增加了進口煤的招標采購。
本期,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1.26%,連續8期處于擴張區間,環比下降1.64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中,供給、需求和庫存分指數處于擴張區間,價格和航運分指數處于收縮區間,供給和庫存分指數環比上升,需求、價格和航運分指數環比下降。供給分指數為53.40%,環比上升1.67個百分點,連續9期處于擴張區間,電煤供給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擴大。需求分指數為52.14%,環比下降2.45個百分點,連續8期處于擴張區間,電煤需求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收窄。
本周(7月22日至7月28日,下同),多地降雨,高溫有所緩解,發電量環比有所下降。納入統計的燃煤發電企業日均發電量,環比(7月15日至7月21日,下同)減少3.2%,同比增長1.8%。日均耗煤量環比減少2.6%,同比增長6.8%;日均入廠煤量環比增長2.3%,同比增長25.2%。庫存分指數為52.02%,環比上升1.61個百分點,連續2期處于擴張區間,電煤庫存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擴大。價格分指數為45.74%,環比下降4.78個百分點,處于收縮區間,電煤價格由增轉降。航運分指數為48.84%,環比下降4.96個百分點,在連續4期處于擴張區間后下降至收縮區間,電煤航運價格由增轉降。
7月27日,國新辦舉行“加快建設能源強國、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能源局介紹了相關情況。關于煤炭保障方面,壓實了煤炭增產的保供責任,與各產煤省區簽訂了煤炭安全保供責任書,明確了煤炭生產任務;穩定了煤炭保供政策,明確將去冬今春煤炭保供政策統一延續到2023年3月,充分釋放先進產能;堅持全國煤炭產量調度,對產煤省區產量和運行情況做到每日調度,第一時間掌握全國的煤炭生產動態,及時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在煤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加快先進產能性的投產。今年以來,核準了煤礦項目先進產能3770萬噸/年,調整產能900萬噸/年,并推動試生產產能6000萬噸/年;加強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現在將對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簽訂的電煤中長期合同的履約情況進行監管,督促中長期合同能夠切實履約,保障發電用煤正常供應。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一是在協調中長期合同兌現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供煤熱值偏低是當前存在的又一主要問題,需供需雙方加強協商、溝通,盡快調整并提升供煤熱值。二是盡快在全國煤炭交易中心錄入確認電煤中長期補簽換簽合同信息。三是所有電煤供需企業每月15日前通過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在線報送合同上月履約情況。統計數據將作為判別企業是否違約,對違約企業執行“欠一補三”、提請調減運力、落實其它監管措施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