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新資訊:國網江蘇超高壓:利用數字換流站平臺開展智能立體巡檢

時間:2022-08-25 17:46:18    來源:《中國電力報》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極Ⅰ高端換流變壓器外觀正常,引線接頭無發熱狀況,設備運行正常。”8月11日9時許,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運維人員劉坤登錄數字換流站平臺,點擊“遠程智能巡查”功能鍵,對±800千伏泰州換流站進行特巡。

“智慧大腦”


(相關資料圖)

讓特高壓站巡檢更智能

特高壓泰州站是±800千伏錫蒙—泰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受端站,是世界上首座千萬千瓦級分層接入的交直流深度融合的合建站。8月11日,受江蘇高溫天氣影響,泰州站達到歷史最高輸電功率600萬千瓦。迎峰度夏以來,這條能源“大動脈”已累計向江蘇地區輸送電量55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1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10萬噸。

為加強高溫高負荷下設備狀態監視和管理,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加快推進數字換流站運用,提升設備精益化管控水平。數字換流站平臺相當于整個站的“智慧大腦”,依托站內換流變壓器、換流閥、直流場等重點區域安裝的雙目云臺攝像機,能自動識別表計讀數、開關刀閘變位、設備測溫等,并自動推送異常結果,實現智能立體巡檢,同時接入油色譜、GIS局放、避雷器泄漏電流等監測數據,以此對站內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此外,該平臺還具有運行數據智能分析功能,能夠定期自動生成數據變化趨勢曲線并進行橫向對比。入夏以來,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充分利用數字換流站建設階段性成果,加強對泰州、淮安、蘇州等5座換流站的智能巡檢。

數字換流站平臺是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面對江蘇特高壓電網設備規模持續擴大情況,從強化設備運維、提升設備健康水平出發,應用的數字化手段之一。近兩年,該公司著力將在線監測技術與巡檢業務相結合,應用高清視頻裝置、機器人、無人機等數字化設備開展智能巡檢,解決人工巡檢視野受限的問題,以此快速發現并消除輸變電設備隱患。

“智慧雙眼”

讓輸電通道巡檢無盲區

“現場周圍環境檢查完畢,無人機一切正常,具備起飛條件,可以開展無人機巡視工作。”8月9日,該公司輸電檢修四班對所轄±800千伏建蘇線開展“三跨”區段無人機自主巡檢工作。“三跨”區段線路是指跨越鐵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輸電通道的架空線路,若發生斷線事故,將對通道下方的鐵路、高速公路及重要輸電通道帶來重大安全風險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傳統輸電線路巡檢以定期人工為主,由于建蘇線“三跨”區段受距離、視角等因素影響,巡檢人員即便使用望遠鏡等設備,也難以發現導線和鐵塔頂端的隱患和缺陷,存在巡檢盲區。無人機自主巡檢可根據下發的巡檢策略,智能化開展巡檢工作,近距離拍攝桿塔、絕緣子、金具、掛點的運行狀態照片,重點檢查螺栓有無松動、銷子有無缺失等,實時掌控“三跨”區段線路的運行工況,為白鶴灘水電安全入蘇再添“慧眼”。

人機自主巡檢是一項重要的數字化手段。具有自主巡檢能力的無人機具備自主充電、路徑規劃、自主導航定位、圖像識別分析、環境感知等功能,無需人工遙控操作,即可自主完成電力設施巡檢任務。目前,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已配置各類中小型輸電線路巡檢無人機60余架,無人機自主巡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線路本體巡檢、故障巡查、通道特巡等工作之中,大幅提高了巡檢效率。

“我們還在±500千伏龍政直流輸電線路上安裝了駐塔機器人,機器人搭載了可見光攝像機、紅外熱像儀、激光雷達等設備,能夠對輸電線路及附屬金具、鐵塔、線路通道環境開展智能巡查,實時回傳采集到的照片,便于我們運維人員整理、歸類與分析。”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主任林松說。此外,通過安裝在地線上的金具和導軌,駐塔機器人可自動沿直線鐵塔或耐張鐵塔的地線走線,跨過壓接管、護線條、修補條等線路附件,自主完成線路巡檢的任務。

截至目前,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已利用數字換流站平臺開展智能立體巡檢134次,發現并及時處理安全隱患19條。在保障區外來電通道安全方面,該公司今年以來新安裝可視化裝置1400套,在運裝置累計達到3542套,線路可視化裝置覆蓋面達到100%。同時,利用無人機技術,完成對850千米重點線路的三維激光掃描,對82檔成片林區開展樹線距離檢測,及時處理64處樹線過近隱患。(周瑾 龐家彧 郭云帆)

原標題:國網江蘇超高壓以數字化強化設備運維

關鍵詞: 輸電線路 高速公路 換流變壓器 運行狀態 提升設備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