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家企業已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動力電池廠商的盈利能力在二季度普遍回升,寧德時代扭轉了一季度凈利潤下滑態勢,億緯鋰能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的凈利下滑狀態。
二季度盈利改善
從各家企業已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動力電池廠商的盈利能力在二季度普遍回升。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1129.7億元,同比增長156.32%;實現凈利潤81.68億元,同比增長82.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0.51億元,同比增長79.95%。
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為14.93億元,同比下降23.62%,據此計算,寧德時代二季度實現凈利潤66.8億元,環比增長347%,扭轉了寧德時代一季度凈利潤的下滑態勢。“營收和利潤增長,主要在于公司克服了新冠疫情反復、原材料供應緊張等挑戰,通過強化組織建設,優化運營安排,持續發揮技術研發、極限制造、產業鏈深度布局等競爭優勢。”寧德時代表示。
億緯鋰能上半年營收達14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27.54%,凈利潤為13.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8%。其中,億緯鋰能二季度凈利潤8.4億元,環比上漲了六成,結束了公司連續三個季度的凈利下滑。
欣旺達上半年喜憂參半。數據顯示,欣旺達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7.18億元,同比增長38.49%;歸母凈利潤3.72億元,同比下降39.72%。相比之下,欣旺達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6.21億元,同比增長35.11%;歸母凈利潤9492萬元,同比下降26.13%。由此可知,今年二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10.97億元,環比增4.5%,同比增近42%;歸母凈利潤為2.77億元,環比驟增192%,即是一季度數額的近3倍。“在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態勢下,欣旺達精耕細作,積極配合國際國內客戶需求,市場份額逐步攀升,客戶認可度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欣旺達表示。
另外,國軒高科上半年主營收入86.38億元,同比上升143.24%;歸母凈利潤6462.3萬元,同比增長超三成。二季度,國軒高科凈利潤由一季度的3220萬元微漲至3242萬元,營收達47億元,同比翻倍,創歷史新高。
加大研發投入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電池企業普遍加大了研發投入。寧德時代2022上半年投入研發費用高達57.7億元,同比上年增長了106.5%;國軒高科研發支出為5.10億元,同比增長104.97%;億緯鋰能研發投入達9億元,同比增長56.37%;欣旺達研發投入11.94億元,同比增長19.34%。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項目增多及研發團隊擴大,支出較上期增加;國軒高科稱,研發投入的變動主要系本期公司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進投入增加所致。
產品力增強也是電池企業業績提高的驅動力之一。新產品方面,國軒高科在今年的國軒高科第十一屆科技大會上發布了兩款新產品,分別是360瓦時/千克半固態電池和易佳電智能移動儲能充電樁。據了解,360瓦時/千克半固態電池預計今年實現裝車。搭載半固態電池的車型,電池包電量達到160千瓦時,續航里程長達1000千米,車輛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3.9秒;億緯鋰能作為國內率先掌握三元大圓柱電池技術的廠商之一,在國內率先完成了46系列等三元高比能大圓柱電池產品的布局,并獲得國內外眾多一流車用客戶認可。
長期以來,寧德時代整體研發及技術創新能力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動力電池方面,公司旗下的2.2C快充三元產品國內首家在乘用車上得到應用,AB創新成組方式批量推廣;儲能電池方面,基于長壽命電芯技術、液冷CTP電箱技術推出的戶外預制艙系統EnerC批量交付超過4吉瓦時。公司發布第三代CTP麒麟電池,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體積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達255瓦時/千克,可支持實現1000公里續航。”寧德時代指出。
競爭不斷加劇
近年來,動力電池產業競爭不斷加劇。寧德時代在半年報中指出,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市場快速發展,不斷吸引新進入者通過直接投資、產業轉型或收購兼并等方式參與競爭,同時現有動力電池企業亦紛紛擴充產能,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將面臨一定的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據了解,當前電池廠商除了需要直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影響,部分車企陸續宣布自建電池工廠也讓相關企業感受到不小的壓力。例如,蔚來汽車CEO李斌透露,現已擁有超過400人的電池研發相關團隊,正在深入參與電池材料、電芯與整包設計、電池管理系統、制造工藝等研發工作,計劃在2024年推出自研的800伏高壓平臺電池包。
企業只有不斷地在擴大產能、降低成本與提升技術性能方面下功夫,才能保證產品競爭力。“公司持續重視研發投入和研發人才,將持續的研發投入作為保持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通過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產品質量保持公司的產品競爭力,為客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寧德時代表示。
國軒高科也表示,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需求旺盛、行業維持高景氣的同時,國內外行業產能也呈現出倍增態勢,未來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膠著。(本報實習記者 姚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