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最后一周,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跌破85美元/桶,創年初以來的新低;美國WTI價格則失守80美元/桶,是年初以來首次跌破80美元/桶的關口。“近期油價回吐年內漲幅,是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硬著陸風險擔憂的體現。”美國對沖基金AgainCapital合伙人JohnKilduff表示,“將利率充當壓制高通脹的錘子會進一步抑制經濟活力。”事實上,全球主要金融指標均表明,歐美經濟今明兩年難以避免衰退。
IEA和歐佩克預測“兩極分化”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預測指出,由于經合組織國家經濟放緩,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會“繼續失去動力”,因此將導致今年經濟整體進一步走衰。進入第四季度,石油需求同比增長的局面將停止,到2023年第二季度供應將大規模超過需求。
IEA已將今年石油需求增長預估下調10萬桶/日至200萬桶/日,同時將今明兩年的年度石油供應增長預期分別上調了5萬桶/日和4萬桶/日。
盡管面對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石油生產和出口活動仍然頗具彈性,8月出口量達到760萬桶/日,僅比制裁前少39萬桶/日,但仍然難以緩解油市供需失衡的局面。事實上,隨著年底歐洲對俄“禁油令”正式生效,歐佩克閑置產能增產能力面臨終結,2023年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IEA認為,全球經濟正處于衰退的風口,柴油和航空燃料市場仍然“異常緊張”。
IEA的看跌基調與歐佩克的預估形成鮮明對比,后者樂觀看待石油需求前景以及全球經濟形勢。
歐佩克在最新預測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仍將保持強勁增長,預計今明兩年增長均達3.1%。展望2023年,盡管存在明顯下行風險,但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也存在上行潛力,并可能在2023年繼續保持穩定態勢。在此背景下,石油需求也將持續增長,預計今明兩年增幅分別為310萬桶/日和270萬桶/日,明年需求將達到1.027億桶/日。
路透社指出,盡管存在通脹飆升等不利因素,但部分經濟體的表現好于預期,預計2023年,石油需求將受到主要消費國經濟表現依然穩健、疫情潛在改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減少等因素支撐。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呼聲高漲
有分析師指出,盡管IEA和歐佩克對全球經濟預期兩極分化的結果主要源于有限的基礎數據和計算方法,以及不同的數據來源和統計方式,但仍然凸顯出國際金融體系亟待改革的緊迫性。
巴巴多斯總理米婭·莫特利在9月底召開的聯合國閉門會議上提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關鍵金融機構應該全面改革,否則難以適應瞬息變化的能源局市場局勢以及迫在眉睫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新的國際主義’,依照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金融機構在本世紀已不再像上世紀那樣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國際性的金融機構應該進一步國際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則表示:“越來越多的共識認為,全球主要金融體系結構亟待改革和調整。”
美歐國家經濟衰退恐難避免
與此同時,業界還普遍認為,美歐等西方國家經濟正在加速衰退。美國白宮前經濟顧問史蒂夫·摩爾表示,美國經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而且很難找到解決辦法。歐佩克也下調了對歐元區的經濟預期,認為今明兩年歐洲地區經濟增勢放緩,今年增長3.1%,但在明年僅為1.7%。
惠譽評級首席經濟師BrianCoulton坦言:“今年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的確遇到了障礙,包括西方國家通脹飆升以及俄烏沖突引發的持續負面溢出效應。”在此背景下,惠譽評級將今年全球GDP增幅下調0.5個百分點至2.4%,2023年則下調1.0個百分點至1.7%。惠譽評級指出,歐元區和英國經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陷入停滯,美國經濟則將在2023年中期步入溫和衰退。
另外,惠譽評級還將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022年的1.7%和2023年的0.5%。惠譽預計,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滑入真正意義上的衰退,屆時失業人數將大幅飆升。(本報記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