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山西首座500千伏智慧變電站實現數字化變電運維建設要求

時間:2022-11-06 10:09:00    來源:中國能源網

進入11月,山西太原已寒意陣陣,北風吹撒進500千伏崛圍變電站的落葉在冰冷堅硬的地面上零散盤旋。11月2日,值班員張廣勇頭戴“AR智能巡檢頭盔”進行全站一、二次設備巡視,“1號主變油溫31℃,主變油位4.09、4.14、4.38……”只見他對表計逐個認真讀數。

“傳統日常巡視、維護,每次都需要帶一本巡視記錄卡對每一項表計進行現場記錄,遇到呼氣成冰或狂風肆虐的天氣進行全站巡視,抄錄完40頁的記錄卡無疑是一項繁重的工作。現在使用AR智能巡檢頭盔,可以‘輕松上陣’,解放雙手,運維人員戴上智能巡視帽,只需將表計數值讀出,設備將迅速識別語音并記錄、回傳系統,等到全站巡視結束,AR智能巡檢系統也會在后臺實時整理出巡視報告。同時與智能監測系統采集到的全站表計實時數值進行對比,互相驗證、互相參考,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張廣勇邊巡視邊介紹,“不僅如此,AR智能巡檢頭盔還可以使維護作業、檢修記錄、試驗報告等5類設備巡視、22項設備維護、40項作業指導書、交接班、安全日活動等通過移動作業終端全部實現無紙化,替代傳統紙質記錄,實現國網公司數字化變電運維建設要求。”據了解,這只是500千伏崛圍智慧變電站的一個“智慧縮影”。

500千伏崛圍變電站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柏板鄉柏板村,距離太原市21千米,占地58.57畝,是山西首座500千伏智慧變電站。崛圍站滿足了山西省中部電網北部區域負荷增長的需要,為太忻一體化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電力支撐,解決現有500千伏變電容量不足問題,同時改善了太原地區220千伏電網構架,提高了供電可靠

500千伏崛圍變電站從可研設計階段起,就按照三層三網七系統架構進行謀劃,先后應用主輔設備全面監控、遠程智能巡視、移動作業系統、全流程智能防誤、AR移動作業、站用型無人機立體巡檢等技術,逐步實現了智慧化建設,與常規500千伏變電站相比,實現六項替代——巡視抄表全替代、倒閘操作全替代、紅外測溫全替代、預警分析全替代、防誤邏輯校驗全替代、紙質記錄全替代。

疫情期間,運維人員無法及時到達站內,我們通過遠程下達任務的方式對崛圍變電站進行日常巡視、紅外測溫、和倒閘操作。”國網山西超高壓公司晉中運維分部變電運維二班班長范學強介紹,站內通過巡檢機器人、室內和室外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對全站5033個點位進行巡視,對全部點位進行測溫拍攝,再通過輔控系統將采集到的數值回傳到后臺,自動識別站內設備溫度、溫度異常點位和運行狀況等參數,運維人員不用去現場,也可以遠程對站內設備運行情況了如指掌。站內智慧系統改變了以往人工巡視、手工抄表、現場操作等傳統運維模式。全年替代例行巡視122次,節省732工時,全年替人工紅外測溫24次,替代紅外普通點位拍攝96%,替代設備跟蹤測溫80% ,節省573工時,大幅減輕了運維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

“崛圍變電站的預警分析系統和綜合智能防誤系統,實現了對壓力、泄漏電流、電池內阻電壓等數據變化趨勢分析,實現了設備隱患預警主動化,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在崛圍變電站智慧化建設成果驗收和交流會上,智能綜合防誤系統得到了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的肯定。

變電站預警分析系統在表計數字傳回系統后,主動對數據進行分析,縮短分析周期,提前發現隱患;綜合智能防誤系統,在傳統一次設備五防的基礎上增加了二次設備的防誤判斷,智能防誤后臺對全站壓板投退狀態和二次裝置空開全面檢測,兩個系統相互配合,實現從一次設備到一二次設備的綜合防誤。

崛圍智慧變電站的建設,為國網山西超高壓變電公司智慧變電站建設三年規劃提供了范本。下一步,該公司計劃到2024年,實現31座500千伏變電站全部完成智慧站建設,引領運維模式創新,實現智能運維全覆蓋,強化狀態感知能力、缺陷發現能力、設備管控能力、主動預警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真正將“無人值守+集中監控”落實到位。(王葉)

關鍵詞: 山西首座500千伏智慧變電站 實現數字化變電運維建設要求 山西超高壓公司 變電智能運檢轉型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