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一批交通工程迎來新進展:東湖北路大橋正式通車,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兩側綠化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一起了解。
東湖北路大橋正式通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東湖北路大橋迎來正式通車。
東湖北路大橋起于杭州臨平區運河街道雙橋村長征路,路線往南上跨京杭運河杭申線三級航道,終點與現狀東湖北路順接,全長1.2公里,總寬度32.5米,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項目主橋全長281米,采用99.8米高的獨塔雙索面PC梁斜拉索橋設計,是目前杭州市內運河上最高的一座獨塔斜拉索橋梁。
大橋通車后,從臨平城區到達運河北岸的雙橋村,車程從40分鐘縮短為20分鐘,極大改善了運河兩岸百姓的出行條件,實實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著東湖北路大橋的通車,臨平作為杭州的“北大門”,將進一步延伸區域發展格局,輻射德清、桐鄉等周邊區域,進一步促進臨平與周邊區域的交流合作、區域協同發展。
兩個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
近日,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兩側綠化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為項目接下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
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
效果圖
項目起點位于望梅路與主線交叉口以東,途經望梅路、秋石北路、申嘉湖杭高速,終點位于杭州市臨平區與余杭區交界處,順接東西大道運河大橋改造工程,路線全長約6.03公里。
本項目是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主線在塘棲段的配套工程,是促進中環與臨平“三路一環”有機融合、提升路網整體效能的重要舉措。
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
兩側綠化綜合整治工程
效果圖
效果圖
項目位于臨平區崇賢街道,起點為現狀疏港大道與拱康路交叉口,終點與秋石快速路疏港互通相接,全長約5.7公里。
主要整治內容為道路兩側建筑前庭空間區域等范圍內景觀環境綜合提升,包括綠化景觀提升、農田水渠建設、夜景照明、建筑前庭空間梳理、橋下空間梳理、地域文化及亞運元素小品設置等內容。
提升改造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東西向快速路和崇賢互通入城口的景觀面貌,將進一步改善臨平區域內道路景觀環境,帶動區塊協同發展,彰顯杭州城市風貌特色。
近期,杭州一批交通工程迎來新進展:東湖北路大橋正式通車,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兩側綠化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一起了解。
東湖北路大橋正式通車
近日,東湖北路大橋迎來正式通車。
東湖北路大橋起于杭州臨平區運河街道雙橋村長征路,路線往南上跨京杭運河杭申線三級航道,終點與現狀東湖北路順接,全長1.2公里,總寬度32.5米,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項目主橋全長281米,采用99.8米高的獨塔雙索面PC梁斜拉索橋設計,是目前杭州市內運河上最高的一座獨塔斜拉索橋梁。
大橋通車后,從臨平城區到達運河北岸的雙橋村,車程從40分鐘縮短為20分鐘,極大改善了運河兩岸百姓的出行條件,實實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著東湖北路大橋的通車,臨平作為杭州的“北大門”,將進一步延伸區域發展格局,輻射德清、桐鄉等周邊區域,進一步促進臨平與周邊區域的交流合作、區域協同發展。
兩個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
近日,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兩側綠化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審,為項目接下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
運河大橋至望梅高架連接線工程
效果圖
項目起點位于望梅路與主線交叉口以東,途經望梅路、秋石北路、申嘉湖杭高速,終點位于杭州市臨平區與余杭區交界處,順接東西大道運河大橋改造工程,路線全長約6.03公里。
本項目是杭州都市區國道聯網提能工程(臨平段)主線在塘棲段的配套工程,是促進中環與臨平“三路一環”有機融合、提升路網整體效能的重要舉措。
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
兩側綠化綜合整治工程
效果圖
效果圖
項目位于臨平區崇賢街道,起點為現狀疏港大道與拱康路交叉口,終點與秋石快速路疏港互通相接,全長約5.7公里。
主要整治內容為道路兩側建筑前庭空間區域等范圍內景觀環境綜合提升,包括綠化景觀提升、農田水渠建設、夜景照明、建筑前庭空間梳理、橋下空間梳理、地域文化及亞運元素小品設置等內容。
提升改造104國道杭州至紹興公路(良渚至崇賢段)東西向快速路和崇賢互通入城口的景觀面貌,將進一步改善臨平區域內道路景觀環境,帶動區塊協同發展,彰顯杭州城市風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