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國家級稱號!閔行首個,和浦江郊野公園息息相關

時間:2023-03-20 08:47:44    來源:今日閔行

初春時節,浦江郊野公園里繁華如錦,幾只蝴蝶翩然飛過,好奇的孩子們追著暖風,一路清波蕩漾,跳上青石小橋。這里是上海第一個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郊野公園,在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畫卷之外,在風光優美的生態之城背后,浦江鎮林業站專業、精準、先進的管理模式不容忽視。

近日,閔行區浦江鎮林業工作站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全國標準化林業工作站”稱號,這是閔行區首個獲評國家級的標準化林業站。

設立監測點,有效監測森林病蟲害


(資料圖片)

春季氣溫回暖,萬物復蘇,林木花草等植被也迎來病蟲害高發季。建立“有害生物監測點”,做到“早發現、早根治”是確保植物健康的根本方式。

去年,棕櫚科植物林地的監測設備捕獲了一種紅褐色的象甲類成蟲——“紅棕象甲”。它的幼蟲能將植物主干吃空,導致枝葉變黃枯萎,外表卻很難發現原因。由于發現及時,浦江鎮林業站對被危害的樹木進行了無害化處理,第一時間根治了這種害蟲。

蟲情測報燈

浦江鎮林業站還會使用高清專業航拍儀(無人機),對蟲害易發區域實施航拍監測,實時獲取數據,全面了解各類植物健康狀況。

野生動物保護,蛙類棲息地建設

護林員救助受傷的鳥類

浦江鎮林業站通過設立浦江鎮疫源疫病監測站和指定的巡查路線,加強對浦江鎮的野生動物監測。在去年的森林巡護工作中,清理了各類捕鳥網、籠。收容救護夜鷺、白鷺、犀牛鬣蜥、黑天鵝等野生動物28只,其中獸類9只、鳥類17只、兩棲類2只。

林業站還對285畝蛙類棲息地進行了改造,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同時,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立進行學術聯合,組織“愛鳥周”等各類科普教育活動,促進人們親近自然。

蛙類棲息地里的小蝌蚪

增加森林面積,構建養護制度

2015年以來,浦江鎮林業站不斷與苗農、企業溝通,克服造林用地緊缺、動遷騰地等困難,共增加森林面積2011畝。

養護制度也在不斷更新,浦江鎮林業站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契機,不斷夯實基層林業站工作基礎,結合浦江鎮實際情況,構建“2+7+2+X”(雙林長+七大網格+兩支隊伍+相關部門)的林長制工作體系。建立護林員隊伍和網格員隊伍日常養護制度,結合網格聯動、分片管理兩大原則,保證林長制的有效實施。

隨著浦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浦江鎮綠化建設與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陸君明表示,未來林業站將堅持“生態立鎮、林業富民”的指導思想,繼續加強林業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努力把蛙類棲息地打造成科普教育、濕地和蛙類保護的基地。充分發揮標準化林業站的示范、帶頭和引領作用,扎實推進林長制落實、國土綠化和生態保護工作,為推進上海生態之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守護好、建設好浦江的藍綠空間,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