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4月10日,國網數科控股公司和中國電科院合作構建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預測模型,正式將浙江新昌確定為試點地區,開展分布式光伏超短期、短期功率預測驗證,支撐需求側優化配置,服務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
這是國網數科控股公司與中國電科院組建的聯合技術攻關專班以能源工業云網為載體開展攻關研發的成果之一。“我們亟須發揮‘工業互聯網+’在智能化運算、生態化運營方面的優勢,在分布式資源層面實現與主網的互動。”該院數字化部副主任、聯合技術攻關專班副組長鄧春宇說。
目前,專班各工作組正以新一代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能源工業云網為載體,加快推動傳統電力系統從剛性調節向柔性互動的新型模式轉變。
“通過遠程通信及動態感知,空調、辦公照明等設備智能運行,實現負荷智能調節,這是運用數字化平臺進行需求側響應的典型場景。”國網數科控股公司電力市場服務(負荷云)事業部負荷服務處副處長周振鵬說。他所在的專班負荷平臺建設及運營工作組正圍繞用戶側用電負荷分析、負荷接入、負荷調控環節開展建設。
與此同時,專班源網荷儲協同技術研究工作組正主攻源網荷儲分布式資源協同互動平臺。該平臺重點整合11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電網中的分布式新能源、負荷、儲能資源,旨在實現新能源、負荷及儲能優化匹配,提升電網新能源并網承載能力。
“我們將開展能源工業云網發電域、儲能域、負荷域、售電域功能建設,建立源網荷儲協同聯動機制,實現應用場景協同貫通,建成‘一平臺多應用、一用戶多業務、一入口多服務’的能源互聯網運營平臺。”國網電商科技公司運營總監、能源工業云網建設運營工作組組長張賓介紹道。(戈韶如 李煜陽 王舒楊)
原標題:聯合技術攻關 探尋源網荷儲協同互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