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們到哪了?還有多遠?”
【資料圖】
5月9日
黃忠(化名)坐在救助車上
不停問著
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
這是一場11年的尋親路程
11年未見的妻子
正在終點等著他
“我以為這輩子也見不到你了!”
車子駛入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大門后
黃忠迫不及待地搖下車窗
見到妻子那一刻
黃忠再也控制不住情緒
一把抱住妻子張某痛哭流涕
11年后 終于找到你“見到妻子,應該笑才對啊!”在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的寬慰下,黃忠激動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張某眉開眼笑,認真地聽著丈夫說話并連連回應。“在這里生活得好不好?想不想家?”黃忠姐姐靠上前,溫柔地撫摸著張某的頭發。看著張某燦爛的笑容和干凈舒適的衣服,她說心里的石頭頓時放下了。“你們把她照顧得很好,白白胖胖的,跟我們看到的認親照片完全不一樣,家里兩個孩子天天想媽媽,現在終于可以見到媽媽了,真不知該怎么感謝你們。”此時,黃忠姐姐已經是淚流滿面。多方聯動 一家人終于團聚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主任陳洪軍說,張某于2012年因走失送入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進行安置,因其身份不明,不善表達,還有自閉傾向,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多年來,救助中心聯合公安部門輾轉各地走訪排查、收集線索、分析研判,同時為張某辦理了當地戶口落戶手續,落實醫保等相關保障政策。“我們多方聯動,通過零碎信息拼接出了她的身世,苦苦尋親11年終于等來了‘奇跡’。”陳洪軍說,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通過“鄉音尋親”平臺,在金華市等各地救助站的積極幫助下,成功找到了遠在安徽的張某家人。救助中心隨即與張某戶籍所在地安徽省阜陽市救助站取得聯系,通過視頻、照片、鄉音等多種認親方式,終于找到了張某哥哥,張某哥哥隨即聯系上黃忠。據了解,張某已婚并有兩個孩子,因智力障礙走失至今。十余年來,黃忠一有空就外出尋找,家人們也想方設法在四處尋找線索打探消息,但一直無果。今年以來,義烏市社會救助中心通過“鄉音尋親”平臺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529人次,護送返鄉45人,幫助10余名不明身份的流浪乞討受助者成功尋親。人間至親是家人世間至暖為“團圓”即便分離多年血脈親情依舊分隔不斷祝福他們一家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