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圖/新京報記者柯銳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京報訊 (記者柯銳)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與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GDP有何關聯?近日,“高職榜樣 共同閃光——第七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走進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和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這兩所院校持續走高的就業率,引起了全國40多家媒體的關注。
畢業生就業率何以保持高位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是湖北唯一一所建筑類高職院校。據該校學校辦公室主任王彩云介紹,該校面向2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報到率保持在95%以上,就業率連續三年穩定在98%以上,呈現“進口暢”“出口旺”的良好局面。
秘訣何在?專業設置的優化是關鍵。據悉,近年來,該校以對接建筑業、物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切入點,把專業群建在產業鏈上,構建了建設類專業為主體、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為兩翼的“一主兩翼”專業群格局,形成了以土建施工類專業為龍頭,以建設類專業為主體,管理類、物流類、信息類等多專業交叉滲透與適度拓展的專業體系。
該校科研處處長王佑華介紹,學校扎根建筑、物流產業,積極融入湖北“三個建造”行動,推進“三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老牌高職院校。該校黨委書記黃士華介紹,該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高位,成為全國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
而該校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畢業生就業率保持高位,同樣與重視產教融合、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關。
該校教務處處長、雙高辦主任徐杰介紹,學院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牽頭成立了湖北省船舶協同設計創新中心、長江流域(湖北)信息化共享創新中心,使企業擁有更多綠色、高附加值船型接單能力,支持湖北船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該校招生就業指導處處長趙志峰說,近年來,學院面向畢業生的崗位供需比始終超過5:1,讓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就業”。 近年來學院畢業生規模穩定在5000人左右,畢業去向落實率穩定在95%以上,畢業生就業情況呈現“穩中向好”的局面。
和都市圈產業對接實現雙贏
近日, 2023年一季度湖北經濟運行數據公布。一季度湖北省GDP為11899.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在“十強”省份中增速居首)。
數據表明,一季度,湖北省經濟運行開局平穩、整體向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回落。其中,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1.12萬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30.2%。
經濟穩步恢復、持續回升,就業形勢穩定,這離不開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眾多院校的努力。
對此,區域經濟專家、湖北省統計局原副局長葉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湖北及武漢高職院校的就業情況較好,對推動武漢都市圈等地區經濟發展有積極意義,“這其實也體現了湖北和武漢高校的一個特點,就是注重和武漢都市圈產業的貼近和對接。”
葉青認為,未來,高職等院校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強與產業的高度融合,甚至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比如武漢有一個學院,原來主要是培養節目主持人的,就業比較困難,近年改成了電商直播,專業設置轉換比較快,現在市場需求很大,畢業生很搶手。”
在葉青看來,高校和產業的這種積極互動是可以雙贏的,“產業、行業為高校提供了就業機會,促進后者優化專業設置,高校則為前者的持續發展貢獻有生力量,進而提升城市和區域競爭力。”
編輯 鄭偉彬
校對 劉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