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資訊 >  >> 
加速開店布局 連鎖餐飲品牌搶灘高校

時間:2023-06-01 17:53:17    來源:中國網

進商場、進社區、進縣城……如今,連鎖餐飲品牌的拓展路徑又多了一條——各大高校成為一線品牌的“必爭之地”。

近日,麥當勞北京首家校園餐廳落戶北京郵電大學。此前,肯德基于2022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校園店。


(資料圖片)

如今,餐飲業正在全面復蘇,校園店是否能成為連鎖餐飲品牌的新藍海?餐飲企業如何應對這一行業新趨勢?

連鎖快餐加速布局

今年以來,餐飲業開啟全面復蘇模式, “報復性”開店、加盟如火如荼,曾經“不起眼”的高校市場也成為了一線餐飲品牌的“必爭之地”。

麥當勞北京首家校園餐廳位于北京郵電大學海淀校區的商業步行街,門店面積達200多平方米,共有52個座位,豐富了在校師生的就餐選擇。

事實上,早在2013年,麥當勞就在華中科技大學開出了首家校園店。歷經10年發展,麥當勞的校園店已經超過了60家。

“感覺多了一個可以和朋友們聚會和品嘗美食的地方,也可以作為自習場所。”大學生小李表示,“之前有想要嘗試的新品漢堡,可是由于沒時間去校外吃就錯過了。校園店的開業給了像我這樣熱衷于嘗鮮的美食愛好者更多的機會。”

北京麥當勞高級總經理姜燕禮表示:“北京郵電大學餐廳的開業,標志著北京麥當勞進一步加速多元類型餐廳的布局和發展。在業務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我們也積極承擔更多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打造安心舒適、節能減排的‘綠色餐廳’。”

此前,肯德基于2022年10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北京市首家高校肯德基標準餐廳。中國人民大學后勤集團餐飲管理部部長王祚榮表示,引進連鎖快餐一方面是豐富了校內用餐的選擇;另一方面,更長的營業時間可以更好地滿足師生不同時段的就餐需求,也為大家提供了新的溝通交流場所。品牌餐飲企業入駐校園,對于促進餐飲優質供給也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專家表示,與競爭激烈的商場相比,校園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餐飲環境相對穩定,競爭壓力較小,這也是眾多連鎖品牌進高校的重要原因。只要肯在產品與服務上下功夫,就能擁有更穩定的消費客群。更為重要的是,對高校群體發力就是在學生群體心中種下一顆“品牌”的種子。雖然大學生的消費力有限,但他們走出校園后將會逐漸成長為消費主力。品牌在學生時代培養出的陪伴感,將在日后轉化為品牌忠誠度。

咖啡茶飲積極進場

高校除了是連鎖快餐的爭奪焦點外,更是咖啡、新茶飲品牌的“隱形戰場”。瑞幸咖啡本就已有1000家校園店,但仍然選擇加碼高校市場;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運咖更是將高校市場當作布局的首選;星巴克、Manner、M Stand等品牌也在陸續進場。

今年4月,來自上海的連鎖精品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高調進軍北京,在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布局4家門店。其中,北京大學醫學部校園店開業首日即實現營業額破萬元。同時,挪瓦咖啡不僅推出了學生專屬優惠套餐與拼單優惠活動,還聯合學校推出了團餐等活動。在第三方點評平臺上,“正好趕上他家當天掃碼免費喝一杯,直接掃碼領券點單,大概3分鐘到手” “希望多搞活動,便宜好喝,以后還會來”等評價也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新開門店的嘗鮮熱情。

在新茶飲賽道,益禾堂約有3000家校園門店,占該品牌門店總數的一半以上。在廣州、南寧、武漢等較早起步的區域,益禾堂基本上是“一校一店”。而奈雪的茶曾在清華大學旁開出了“奈雪書屋”,周邊3公里內有近10所高校,匯集著新茶飲的主力人群。

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655萬人,比上年增加225萬人;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比上年增長了9.64%。校果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大學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8709億元,其中餐飲消費占主要部分。

專家表示,學生群體是一個龐大的新客群,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極大,對營銷活動的響應力也極強。這讓新品牌可以更好落地,也更有利于后續活動的展開。

重塑校園餐飲生態

如今,越來越多的頭部品牌下沉校園餐廳,正重塑校園餐飲生態。

“我們學校除了本身的餐廳,還有4個特色食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蜜雪冰城,大一開學的時候只有1個小檔口,后來供不應求、人滿為患,陸續擴建到6個檔口,遠遠看過去一整排都是他家。同時,商業街上茶百道、甜啦啦、CoCo連著開店,遠遠看上去也是十分壯觀。”華北理工大學的小楊表示。

據了解,當前,全國80%以上的高校通過外包方式引入社會餐飲企業為學生提供膳食服務。餐飲外包業態包括學生食堂基本伙食、清真餐飲、地方風味、連鎖品牌餐飲、西式簡餐、咖啡餐飲、檔口特色餐飲、傳統點餐和快餐吧套餐等。餐飲外包企業承擔的辦伙數量超過了高校餐飲服務總量的2/3。

連鎖餐飲品牌進高校,也面臨來自食堂后勤單位、團餐公司、自營品牌的競爭。根據團餐界的調研,高校學生對于食堂菜品的價格、分量、味道、品相、營養以及多樣性的滿意度均達到50%以上,但普遍對于食堂菜品種類更新速度評價較低。因此,對于品牌而言,要抓住年輕人的胃口,產品的積極上新顯得尤為重要。

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疫情,學校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很多高校在招商時會傾向于選擇連鎖餐飲,甚至愿意放低門檻來引入知名品牌。但校園餐飲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寒暑假人流減少,會給經營帶來很大壓力。所以,如何在旺季沖業績,又如何在淡季合理調整人員、降本增效,拓展出團購、外賣等多條業務線至關重要。

對于年輕人而言,吃飯除了果腹,更是一種社交方式。專家建議,打磨產品之外,餐飲品牌還需挖掘更多學生群體潛在的需求,積極融入社交屬性并提供相應的服務。(悅文)

鏈接

餐飲品牌打響高校之爭

●幸運咖的口號是“把幸運咖開進每個大學、每個縣城、每個城市”,高校已經是該品牌的重點拓展渠道,有差不多1/4的門店都開在高校。

●瑞幸咖啡已經有了900多家高校店,占比約為9.5%,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都有布局,高校密集的南京、武漢、西安等地,高校店都開到了30家左右。

●起步于武漢的校園鮮果茶新銳品牌“真茶屋”,在高校市場有可觀的盈利能力:最高日銷1000杯+,平均日營業額可以做到8000元。

關鍵詞:

X 關閉

X 關閉